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物样品预处理.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分离、浓集、纯化-液液萃取法 原理: 多数药物是亲脂性的,在适当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大于在水相中的溶解度,而血液或尿液中含有的大多 数内源性杂质是强极性的水溶性杂质。因而用有机溶 剂提取一次即可除去大部分杂质,从大量的样品中提 取药物经浓集后作为分析样品。 四、分离、浓集、纯化-液液萃取法 操作: 萃取一次,不采用反复萃取的方法。 特殊情况(杂质不易除去,萃取液难以挥发干扰测定),用一定pH值的水溶液对含药有机相进行反萃 取(back extraction) 萃取率不低于50%即可。 萃取前加入等量内标。 四、分离、浓集、纯化-液液萃取法 影响萃取的因素 影响萃取的因素:有机溶剂的特性、有机溶剂相与水相的 体积及水相的pH值等 1.溶剂的选择与纯度要求 a.提取率和选择性 b.操作是否方便。 选择溶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了解药物与溶剂的化学结构和性质,根据相似 相溶的原理进行选用 ②要求对药物的未电离分子可溶,而对电离形式的 分子不溶 ③沸点低,易挥散、浓集 ④无毒、不易燃烧 四、分离、浓集、纯化-液液萃取法 影响萃取的因素 选择溶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⑤与水不相混溶,如乙醚,萃取后可混入约1.2% 的水份,可能带入一些水溶性杂质。乙醚萃取 能力强,易于挥散、浓集、为常用萃取溶剂, 可采用无水碳酸钠脱水,减少混入的水溶性杂 质量 ⑥不易形成乳化 ⑦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惰性 ⑧不影响紫外检测 四、分离、浓集、纯化-液液萃取法 影响萃取的因素 提取溶剂: 四、分离、浓集、纯化-液液萃取法 影响萃取的因素 2.有机溶剂相和水相的体积 a.有机相与水相(体液样品)容积比为1:1或2:1。 b.在实验中考察有机溶剂的最佳用量。 3.水相的pH值 a.一般规则来说,碱性药物在碱性pH值,酸性药物在酸性pH值介质下提取; b.生物样品一般多在碱性下提取; c.一些碱性药物在碱性pH不稳定时,则在近中性pH处用氯仿和异丙醇提取; d.中性药物在pH7附近提取。 四、分离、浓集、纯化-液液萃取法 液液萃取法 优点:操作方便;具有选择性,药物能与多数内源性物质分离,尤其 在使用非专属性的光谱分析时,这一优点更为突出,但这依赖 有机溶剂的选择。 缺点:a.产生乳化现象,引起药物损失,导致回收率较低; b.有机溶剂易挥发、有毒性、对环保不利; c.不能自动化。 注意:1.防止乳化现象的产生 a.采用较大体积的有机溶剂进行提取; b.在提取前于水中加入固体氯化钠; c.轻微乳化时,适当转速离心; d.严重乳化时,置低温冰箱中使水相快速冻凝,破坏乳化 层再溶化后离心。 2.减少吸附 a.加入异戊醇 b.加入二乙胺 四、分离、浓集、纯化-液液萃取法 液液萃取法-离子对萃取法 离子对萃取法是用有机溶剂提取离子性药物的方法。 原理: 离解 加入反离子 酸或碱性药物 带电荷离子 脂溶性离子对 体液中 亲水性极强 用有机溶剂从水相萃取 四、分离、浓集、纯化-液液萃取法 离子对萃取法 碱性药物 烷基磺酸类化合物(RSO3H) 戊烷磺酸 己烷磺酸 庚烷磺酸 月桂磺酸 离子对试剂 的选择 酸性药物 烷基季铵类化合物(R4N+·X-) 四丁基铵 四乙基铵 四辛基铵 常用的提取溶剂为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等。 四、分离、浓集、纯化-液液萃取法 1 体液中呈阴离子状态的药物及代谢物 2 体液中能离解成阳离子的药物 3 尿液中水溶性大的葡萄糖醛酸苷和硫酸酯缀合物 应用 * * L/O/G/O 生物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 以及最新进展 常用的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简介 4 生物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1 预处理的指导原则 2 3 目录 一、生物样品 生物样品的种类 胆汁、乳汁、脑脊液、泪液、精液、胃液、胰液、淋巴液、粪便等。 一、生物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1.使药物从缀合物及结合物中释放出来,以测定药物的 总浓度。 2.生物样品介质组成复杂,干扰多,而药物组分是微量 的,必须先经过预处理,使纯化,富集。 3.为了适应和符合测定方法所要求的灵敏度。 4.为了防止分析仪器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