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的难题及破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学习上——孩子的恩师 总的方针: 全面推进 整体鼓励 突出重点 个别指导 学困生管理制度 ①学困生的确定 ②学困生的分工 ③帮扶成功的标准:学科名次进步、班级名次进步、年级名次进步 (3)心理上——孩子的挚友 时间范围 中国 世界 1000-1500年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出现罗盘针(指南针)、突火枪 《清明上河图》理学兴起和发展 元实行行省制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明成祖设立内阁制 欧洲出现资本主义(14-15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14-17世纪) 西方近代科技兴起:天文学 新航路开辟: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1492)世界市场雏形初具 1500-1700年 明清王朝推行海禁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出现(明朝中后期) 宋明理学达到高峰(王阳明心学) 明末清初出现反正统、反专制的启蒙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康熙:维护国家主权的统一 宗教改革(16-17世纪) 近代科技形成:牛顿力学体系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的代议制 1700-1800年 雍正帝设军机处: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古典文化达到高峰 欧洲启蒙运动(17-18世纪) 工业革命(17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工厂制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学《国富论》1776 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1787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1789) 1800-1900年 鸦片战争后签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 三元里人民抗英(1841) 新思潮的萌发(林则徐、魏源)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洋务运动(1861-1895)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义和团运动 《拿破仑法典》(1804)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840) 《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 达尔文进化论1859 1871年巴黎公社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9世纪六七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电力、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 领先到落后 1、政:专制到民主 2、经:手工到机器 3、外:封闭到开放 4、文:愚昧到理性 …… 中国社会发展原因 (12高考) 1、内部因素 2、外部影响(西方文明影响) 西方社会的变化趋势: 落后到领先 1、政:现代民主政治确立 2、经: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形成 3、文:人文精神发展 …… 西方社会发展原因(11高考) 1、内部因素(主要原因) 2、中国文化影响 “望远镜”全面认识历史 四、操作多轨:各显神通的备考整合 1、从全局看临战复习的特点与目标 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网络化”阶段 目标:抓“点”、串“线”、铺“面”、织“网”,构建成“点、线、面、网”立体式的知识体系。一轮:重基础;重考点的全面覆盖;重教材的全面梳理;兼顾能力培养。 师生共同精耕细作,达到“胸有成竹” 第二轮复习:历史通史式的主体知识“问题化”阶段。复习目标是针对近几年高考的常考点,做专题式的专题串讲。重在知识的系统性;重在突出重点、突出主干知识;重学科思维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达到中外贯通,“顶天立地” 第三轮复习:历史知识与能力“全面内化”阶段。复习目标是进行针对性训练,查漏补缺,无论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尽量地调整到高考的要求。达到内化升华,“舍我其谁” 一轮复习要立足知识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要立足探究培养能力 三轮复习要立足思维培养能力 2、从一轮到二轮转折的难点 重复感:学生似懂非懂,但总感到教师炒冷饭 困难感:考试多了,学生有强烈的挫败感, 感觉懂了,但一考试又错了 波动性:学生在波动中前进 紧张感:竞争太剧烈,学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停滞感:老觉得自己的能力得不到长进 老觉得本应理解和记忆的东西又忘了 知识整合的困难 一是费时,要面面俱到,则时间不够,因为许多知识很碎,罗列出来很烦 二是吃力不讨好,学生并不领情,效果也不怎样 三是对老师的要求高了。教师要有大量的付出。简单的知识罗列,使二轮失去它应有的意义,使课堂失去它应有的活力,使学生失去了对学科应有的兴趣。 3、需要凝聚的共识 (1)不管你用何种模式复习,都要避免二轮复习炒知识冷饭的问题,都要思考在更高层面运作知识的问题 (2)不管是哪类学生,到了二轮,都要重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了,否则他适应不了高考的要求 (3)不管高考怎样改革,以能力为导向的方向不会改变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