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明区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资料
?
思明区“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厦门将加快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的步伐、加大建设海湾型城市的力度。在此新形势下,作为厦门中心城区的思明区,其产业发展将面临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为此,要围绕建设全国强区目标,谋划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加快产业的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把思明区经济发展推向新高度。
一、“十五”回顾
2005年思明区生产总值达261.91亿元,比增30.0%;全年财政总收入达45.05亿元,比增18.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7.81亿元,比增18.4%;区级财政收入10.48亿元,比增14.9%。全区的经济规模、财政收入、城区面积等指标均居全市各区之首,显示了较强的综合竞争能力。目前,全区产业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产业结构趋于优化。2005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5.56亿元,同比增长31.7%,拉动全区经济增长2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6.22亿元,同比增长26.4%,拉动全区经济增长7.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05∶29.10∶70.85,已完全实现了由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转变,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16.75个百分点。二是支柱产业作用更加明显。以旅游业、商贸流通业、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力。索菲特、亚洲海湾等一批高档星级酒店投入运营,和平里酒店、磐基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建设进展顺利,成功举办旅游旅游购物节等各类会展节庆活动,接待境内外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均占全市总量七成以上。中山、富山两大商圈建设进一步推进,禾祥西、厦门电子数码街等特色商业街创建取得实效,明发商业广场全面封顶,世界500强企业百安居、家乐福相继开业,有力地带动区域商业氛围,刺激了消费购买力,全区商贸营业额突破895亿元,比增30%。房地产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迅速崛起,成为区财收入的重要来源,并为本岛居民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三是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光电、软件等为核心高新技术产业稳定发展。光电产业链的高端已基本形成,三安电子等企业快速成长,华联电子、光莆电子等企业顺利开工建设,瑞华电子、福建光盘DVD即将投产,“厦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在思明区揭牌,成为全国光电产业五大基地之一。软件产业也正成为经济新亮点,在互联网服务、金融、社保、电子政务等领域的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方面已初显优势。全区高新技术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48%。
二、条件分析
(一)发展条件
1、体制条件
2003年,在区划调整的同时,市里调整和改革市区两级事权与财权管理体制,下放了部分“事权”、“财权”和“统计权”。“三权”的下放进一步完善了分级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了区级行政职能和行政效率,增强了区政府对区域经济的调控能力。随着绩效型政府建设的推进,思明区管理体制日趋完善,政府亲和力增强。初步实现了从按少数经济主管部门管理向各部门按职能管理转变、从按权力管理向法制和服务管理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在经济体制上基本实现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2、人才条件
全区人才、技术和信息资源相对密集,集聚了大量经济管理和科技人才,思明区辖内有厦门大学、国家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等知名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每年都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区位条件
思明区地处繁华闹市,是厦门市的中心城区,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辖区内邮电通讯、交通运输等设施齐备,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资源相对密集。随着区域间合作的加深,厦门、漳州、泉州、福州等省内城市各组团之间的快速通道网络的逐步完善,思明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无疑会更加紧密。同时,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经济往来密切,文化、人员交流频繁,台湾光电子产业、软件产业和旅游业、中介服务业在思明均有投资。思明产业未来的发展要继续发挥对台优势,广泛开展对台的深度产业合作。
4、环境条件
思明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是发展第三产业重要条件,对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厦定居和创业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思明产业未来的发展,不仅要合理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和资产,以利于扬长避短,快速增长;还应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不断积累这份资源和资产,使产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5、政策条件
一是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为思明区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大方向。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对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自然资源尤其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口众多的思明区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二是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为思明区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