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坡羊潼关怀古》优秀课件
曲是元代新兴的体裁。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杂剧,另一种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小曲子为独立单位。 《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解题 山坡羊:曲牌名。 潼关怀古:题目。 ? 潼关怀古 ? 潼关怀古 当你被一种很好的表述方式打动时,其实是语言背后的那个灵魂让你感到有魅力。 --余秋雨 ? 为了百姓的疾苦,他丢弃了官职; 为了百姓的疾苦,他花光了钱财; 为了百姓的疾苦,他付出了生命; 他用悲天悯人的心关注着百姓的苦 百姓用朴实的心记住了他的名 他活着时,满城都道好官人 病死后 ,关中人哀之如失父 生,人赞美,亡,人赞美, 他用生命的行动为自己的诗歌作上一个 最完美的注解 怀古伤今 ? 潼关怀古 五噫歌 陟彼北邙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 张养浩 解题 怀古诗的特点:有感于某一历史遗迹,凡游览古迹而触发感慨的作品就属于“怀古”一类。 张养浩在潼关道上行进,望西都而兴感,这就是“潼关怀古”的命题所在。 潼关怀古 ? 潼关怀古 山河表里: 宫阙: 踌躇: 苦: 山里 河表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如聚”: 聚,汇聚。山峦仿佛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以动写静,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 “如怒”:拟人,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潼关地势十分险峻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潼关怀古 潼关战场 潼关要塞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得关中者得天下 ? 潼关怀古 潼关战场 秦国从晋国夺取潼关之后,开始剿灭六国的大业。 东魏乘关中大荒,发兵10余万 ,准备击灭西魏,后败。东汉末年,曹操率军10多万,两次攻打屯兵潼关的马超。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击败潼关唐军10万,夺取潼关,直捣长安。 潼关 帝王战争 西都 帝王宫阙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宫阙:宫殿 宫是宫殿,是皇帝居住办公的场所;阙是宫殿面前的建筑物,阙在汉朝很流行,是国家发布法令的地方,所以宫阙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望西都,意踌躇 本来是犹豫不决的意思,这里是陷入思考的意思。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李白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王粲 潼关 帝王战争 西都 帝王宫阙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福;亡,百姓苦? 张养浩: 不仅关心国家的兴亡,而且还关心百姓的疾苦 ? 潼关怀古 山河表里: 宫阙: 踌躇: 苦: 潼关 帝王战争 西都 帝王宫阙 山河表里潼关路上有白骨 秦宫汉阙废墟堆里有冤魂 资料一:元至大三年,张养浩上疏《时政书》批评朝政, “一曰赏赐太侈,……五曰土木太盛,……”。虽然非常切合时弊,却为皇帝不容,被罢官,下令不准起用。 资料二: 英宗皇帝要在宫廷内制造 “鳌山”,张养浩以为不妥,写了一道《谏灯山疏》,英宗十分生气,后来虽然表扬他直言敢谏。这让张养浩想到了《时政书》的遭遇。于是:辞官退隐。十年间,朝廷七次邀请,都被拒绝。 资料三:《元史·张养浩传》载: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