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 (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 “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阅读王维《观猎》,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参考答案】这首诗勾画出了一个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将军形象。诗中“马蹄轻”写出奋力追击的情形,“忽过、还归”描写出策马疾驰的英姿,“回看”描写出踌躇满志的神情。这些词句不仅生动描写了猎骑情景,也真切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表达诗中人充满生气的意态与豪情。 点降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湿。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蹴(cù):踏。[2]慵整:懒整。[3]见有人来:一作见客人来。[4]袜刬(chǎn):穿袜行走 全词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 。词的上阕通过神态动作描绘了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还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累态可掬的娇美形象 ,下阕“走” 、“倚”、“回”、“嗅”四个动作,刻画出一个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表现了词人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5、局部解说 要求:能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阐释 个别词句的内蕴(含义)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问题:诗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锦里先生是一位头戴“乌角巾”的清寒隐士。虽有“园收芋粟”,境况却不富裕。家中的儿童习惯于笑语迎客,可见他虽耿介却不孤僻,是个安贫乐道之士。他家的庭院台阶上啄食的鸟雀,因平日无人惊扰,见人来也不惊飞,可见他平日生活的和谐、宁静。锦里行者居家在环境清幽的江村,很满足于朴素的田园生活,客人来访,主人殷勤接待,客人尽日淹留,直至相送于月下,可见主人的诚恳和热情。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呈括① 郑燮②(xiè)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①年伯:古时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 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包大中丞,包括, 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故称“中丞”;大, 表示尊敬。②郑燮,清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号 板桥。作画题诗时任山东潍县县令。 诗的末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怀? 答:“一枝一叶”原指竹子的枝叶,在风中“萧萧” 而动,紧扣了“画竹”的画面,又紧扣了“卧听”的 诗面,同时它比喻发生在老百姓中的点滴小事。 他直言不讳地提出,作为地方官,应该对老百姓 的“一枝一叶”都要加以关心。表现了诗人对民间 疾苦的真切关怀和同情。 乌夜啼 陆游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髙槐叶长阴 初合,清润雨余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 埃到,枕上听新蝉。 从词中的“弄笔”、“钩帘”、“听新蝉”这些词 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一种什么样 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弄笔”表现词人报国壮志被压抑,兴酣落笔, 籍以发泄愤激的感情;“钩帘”挂起帘钩,迎风纳 凉;“听新蝉”以动衬静,凸显环境的清幽。从这 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词人表面闲适,而内心却不 平静的生活,胸怀天下,却壮志难酬的郁闷。 6、表达“情感主旨”之格式 1、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寄托了什么情怀、袒露了什么心迹、表达了什么的追求)。 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单元小结 ----------鉴赏诗歌意蕴(含主旨)之美 知人论世 了解 作者与人物 考察 作者生活的时代、社会,生平与身世 教学内容 1、基本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2、主要途径:内容和形式 3、常见步骤:十看 看标题、看作者、看题材、 看背景、看文辞 看注释、 看形象、看结句、 看冷暖、看诗眼 3、鉴赏重点:诗歌形象(人物、景物、事物) 挖掘隐藏在形象背后的丰富的、含蓄 的、深刻的含义,揭示诗歌主题。 4、学习要求:掌握人物形象的鉴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