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计划发展跟储蓄成效资料.doc

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计划发展跟储蓄成效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计划发展跟储蓄成效资料

「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发展与储蓄成效 郑丽珍 台湾大学社会工作学系 一、前言 在2000年7月17日,台北市政府社会局正式推出一个三年期的「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的脱贫实验方案,提供一百名低收入家庭相对配合存款基金的帐户。在规划之始,「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就是建构在Michael Sherraden博士(1991)所提出的以「资产」为基础的福利理论(assets-based welfare theory)之思考架构,运用相对存款配合的储蓄诱因机制之设计,鼓励台北市地区的低收入户有计画的累积金融性资产,并提供相关理财教育课程以协助其进行有目的的社会性投资,增进其抗贫的能力。不同于传统的社会救助强调「所得维持」(income maintenance)的策略,「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是台湾第一个社会救助方案强调「资产累积」(assets accumulation)的机制设计,期待协助低收入家庭累积资产来脱离贫穷,逐步地走向经济自立。 在台北市政府推出「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后,参与的贫户积极响应该方案的鼓励诱因努力地进行金融性资产的储蓄,有计画地进行使用目的的投资,不仅打破一般民众有关贫户的福利依赖污名,并引起脱贫福利政策的热烈对话。为了还原「台北市家庭发展方案」的发展背景,本论文一方面介绍该方案发展的背景,另一方面罗列参与该方案的贫户之储蓄行为,最后本论文将分享目前有关该方案实施成果所带来的政策启示。 二、「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的发展背景 从40年代以来,台湾的经济发展以平均每年7. 9%的成长率稳定的往前迈进,国民生产毛额(gross national product)也在2004年达到13,995美元,每年皆有增加(行政院主计处,2004)。如此傲人的经济发展成果的确提高了大部分人的所得收入,整个社会的财富累积总额也非常亮丽,奠下了台湾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根基。然而,如此富裕的经济发展成果在社会缺乏积极的再分配机制下,财富的累积逐渐偏向集中在少数人口的手中,反而造成台湾社会日益恶化的贫富不均问题,形成经济两极化的人口组成(刘玉兰、林至美,1995),使得社会中有一部份的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过着经济贫困的生活。 贫穷不只是经济层面的匮乏困窘,对于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大人和小孩们,贫穷不仅带给他们身心发展上的不良影响,他们未来的教育及就业机会也将受到剥夺而发展有限,最后形成代代贫穷传承之现象;而在一些贫穷人口聚居的社区内,因为集中效果的影响,逐渐形成「贫穷文化」,成为犯罪与失业的温床(蔡勇美,1985)。所以,贫穷不只是人道主义或社会正义的问题,贫穷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漏洞,是人力资源的浪费,是我们未来经济发展所经不起的损失。 目前,台湾有关救助贫穷的行动规划,主要是以济贫为目的的社会救助法的规范为主轴,由公部门依法制定与实施相关的生活补助(in-cash)与福利方案(in-kind)以补充(supplement)业经查核列册「低收入户」的不足所得,发挥社会救助法的济贫照顾功能。然而,相较于普及式的社会福利概念,台湾的社会救助政策在本质上是一种选择性(selective)、残补式(residual)的福利措施,由政府透过行政制度的设计与服务对象的审查,据以区辨贫穷与非贫穷的申请对象,来管控列册「低收入户」的数量及行为(孙健忠,1999)。根据行政院主计处(2004)的资料显示,2004年9月底台湾地区列册低收入户 列册「低收入户」的资格的范定是根据「社会救助法」第四条之规定,该条文为:「本法所称低收入户,系指家庭总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在最低收活费标准以下者。前项所称最低收活标准,由省(市)政府参照中央主计机关所公布当地区最近一年平均每人消费支出百分之六十订定,并报中央机关备查。」除了家户收入的计算外,低收入户的「财力调查」同时包括申请家户人口数与资产价值的推估。在家户收支的统计上,官方定义「家庭支出」」为平均每户全年的经常性支出(元/户)。而「经常性支出」包括非消费性支出及消费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包括食品费、饮料费、烟草费、衣着类、房租及水费、燃料及灯光费、家具及家庭设备支出、家事管理费、保健及医疗费、运输交通及通讯费、娱乐消遣及教育文化支出、杂项消费。共有81,461户,计有200,771人,占总户口数的1.14%,占总人口数的0.89%。其中,台北市政府的列册低收入户户数在2004年11月有9,723户,计有 列册「低收入户」的资格的范定是根据「社会救助法」第四条之规定,该条文为:「本法所称低收入户,系指家庭总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在最低收活费标准以下者。前项所称最低收活标准,由省(市)政府参照中央主计机关所公布当地区最近一年平均每人消费支出百分之六十订定,并报中央机关备查。」除了家户收入的计算外,低收入

文档评论(0)

kar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