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资料
精品资料网()
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
精品资料网() 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
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
内容摘要 苏良军,黄渝祥.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18(1),19~24 论文从实证方面对苏南苏北间的经济发展不平差距的基本状况作出了历史考察与总结,借助计量经济模型求解出各因素对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贡献程度,进而总结出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这对指导江苏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南苏北 经济差距 协调发展 人力资本 地区经济差距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表现在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笔者认为,地区经济差距主要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化水平、经济结构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上,最终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出效率上;二是人们生活水平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决定了地区间的人们生活水平的差距,是我们此处考察的对象。Study?on?the?Causes?of?Disparity?betweenthe?Economic?Development?Level?of?South??North?JiangsuSu?Liangjun Huang?Yuxiang(School?of?Economics??Management,Tongji?University,200092)Abstract Positively?oriented,this?paper?launches?a?historical?inspect?and?summary?on?the?fundamental?characteristics?of?the?disparity?between?the?economic?development?of?south?and?north?Jiangsu,explores?the?effective?factors?contributing?to?the?formation?and?enlargement?of?economic?disparity,drawing?supports?from?economectrical?model,and?sums?up?the?major?influence?factors.It?can?be?used?as?the?experience?for?reference?to?the?balanced?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y?throughout?Jiangsu?province?and?even?the?whole?country. Key?Words:Economic?Disparity,South??North?Jiangsu,Coordinated?Development?Human?Capital.一、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基本状况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形成人们生活水平差距的基础,其大小可以用人均总产出水平来衡量,本文选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指标。1.市际间的差距 根据江苏省原有11个地级市GDP的数据,我们计算了1991、1992、1993与1994年度的江苏省市际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指数,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江苏省市际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平均差距始终是很大的,全部市际垢相对离差,高的年份在50%以上,低的也在40%以上;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与最低的城市之间的差距更大,最好最差比1991年还只有4.31,1993年却已上升到6.56。 表1 江苏省市际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状况? ?1991?1992?1993?1994?变异系数(%)?46.05?55.2?59.2?57.3?相对离差(%0?43.9?51.8?55.6?53.6?最好最差比?4.31?5.44?6.56?6.37?极差系数?1.36?1.63?1.79?1.74?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1995、1994、1993,《江苏市县经济》1992。 从表1还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江苏省各市间的经济差距的扩大呈现出一定的波动特征,而并不是象一般人想象的那样,一直在扩大。反映在表中,1994年与1993年相比,江苏省市际间各项差距指标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苏南、苏中、苏北间的经济差距 如何确定苏南与苏北的范围,可以有多种划分。本文采用现在通行的划分方法,把苏州、无锡与常州划为苏南,把南京、镇江、扬州与南通划为苏中,把徐州、淮阴、盐城与连云港划为苏北。由下表2可知,进入90年代以来,苏南、苏中与苏北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