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爹娘般的情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难忘那爹娘般的情谊           ——读《太行奶娘》之后 魏永刚 “奶妈”这个词,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在故乡太行山农村,母亲没有奶水或者奶水不够的时候,会把孩子抱给同村刚刚生育过的母亲,吃别人的奶水,就称呼人家“奶妈”。 当然,这个词汇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已经找不到例证了,那是过去一个时代艰难生活的写照。那个时候,没有奶粉,村里生活又很艰难,只好让自己的孩子吃别人的奶。在记录生活艰辛的同时,我始终觉得,这个词汇中间也包含着一种发生在乡间、感人至深的互助精神。自己的奶水都可以给别人的孩子吃,自己的孩子可以到别人那里求来乳汁,还有比这更珍贵的吗! 但是很长时间,我都没有把这样一个普通的词汇同雄壮的抗日战争联系起来。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就开赴太行山,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革命史上那些显赫的名字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薄一波、左权等,都曾经在太行山里留下过让人们至今难以忘怀的身影。 那时候,有一首著名的歌曲名字就叫《在太行山上》,“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听吧,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从1937年出征太行山开辟抗日根据地算起,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八路军在太行的战斗整整八年。今天山西的北部、东部和南部,也就是大同、五台山、阳泉和晋中、长治一带,由北向南驻扎了八路军的一二O师、一一五师和一二九师,其中朱德和彭德怀率领的八路军总部就驻在今天长治的武乡、黎城和晋中的左权三个县。八路军将士在这里生活的八年,不但取得了敌后抗日的一个个胜利,而且和太行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 我学习过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也无数次吟唱过那豪迈的歌声,从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昂扬的斗志,是一种必胜的信念,却从来没有想到“奶妈”这个多少含有些温情,而且充满了太行妇女博爱情怀的词汇。   太行山妇女为革命做出的贡献虽然不能和战场上那些壮烈的牺牲相比,但也始终为人们所纪念。“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她们留在家里做军鞋,送军粮,今天人们从影视中、从图片上看到的那些穿在八路军将士身上的灰色土布衣服,还有那独特的八角帽,大都出自太行山妇女穿针引线的双手。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淳朴的妇女们不但用自己的双手为民族解放做出了贡献,而且还用自己甘甜的乳汁养育了八路军的后代,她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八路军后代的奶妈! 因为战事频繁,生活艰难,八路军将士的孩子往往是刚刚出生就送到了太行山老乡的家里,短则一年半载,长则数年,就由这些淳朴的农民来养育。究竟有多少个孩子被这些“太行奶妈”养育过,今天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因为是八路军的后代,寄养在老百姓家里的孩子都是秘密的。按照今天我们所能找到的资料,当时八路军给奶妈的待遇就是一个月一升小米!实际上许多人并没有按时去领那些小米。抗战时期,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艰难,在那样的生活中,他们为什么还要义不容辞地秘密养育八路军的后代呢? 我曾经向一个太行山的80岁老人提出过这个问题,得到的却是一个让我倍感意外的回答,她说:“那都是些孩子,是那些好人的孩子,当然给了谁都会喂养的。”这个回答朴实得像太行山上的石头,几乎看不出任何痕迹,但读这些故事的时候,脑海中反复出现这个回答,我还是思索无穷。 对于那些八路军的后代,太行人们首先是从孩子的角度认识的,在她们看来,谁的孩子都是孩子,她们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倾注到这些孩子身上。若干年后,当这些孩子走出太行,有的甚至成为国家的栋梁,当了很大的干部,在那些太行奶妈眼里,他们还是一些孩子。奶妈欣喜于这些孩子的成长,就像看到了秋天的丰收,却从来没有想到回报。孩子回来看望她们了,奶妈甚至想不出说什么话,于是忙碌着去做饭,去做孩子喜欢吃的饭,把自己的思念、自己的牵挂全都包含在那点点滴滴的劳作中! 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还在于“那是些好人的孩子”。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了60多年,今天你走进太行山里,还可以听到许多人念八路军的好,八路军与太行人民结下的情谊是难以用文字抒写的。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八路军军官打仗回来,把马拴在村口,他从村里办完事出来,发现马脱缰后跑出去吃了百姓的庄稼,军官毫不犹豫拔枪就要射马,如果不是警卫员扑过去挡住,这匹跟随八路军军官征战多年的马就会因为几棵庄稼而倒下了。八路军就是这样一些体会百姓疾苦的人! 八路军是为了民族解放而征战太行的,然而能真正理解这支部队信仰的老百姓,即使在那个时代也并不多,但是几乎每个太行老百姓都从八路军的行动中认识到,这是一支爱护老百姓、帮助老百姓的部队。正因为是这样的部队,所以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们的孩子都值得老百姓以自己的乳汁来喂养,甚至值得付出自己的生命去保护。 当然,太行奶妈的故事并没有在这里结束。共和国成立以后,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的今天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