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u型管地下换热器的数值模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2卷第1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V0l32No1 OFTECHNOIZ)GY 2006 2006年1月 BEIJINGUNIVERSITY Jan JOURNAl。OF 地源热泵u型管地下换热器的数值模拟 唐志伟1,时晓燕2,黄俊惠2,王晓涛1 (1|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2 2.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通过改进现有二维传热模型建立准三维传热模型,模拟u型竖直埋管地下换热器的运行工况模型引 入换热功率函数作为边界条件,对单个线热源到区域中心距离提出新的计算方法,运用有限体积法求解.通过 与实验结果比较。模型结果可以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并且给出u型管内流体温度分布情况以及钻孔深度对u 管两支管之问的热短路的影响 关键词:热泵;换热器;数值模拟;传热 831.1 05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0037(2006)01—0062 地源热泵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地下换热器与大地进行热交换,建立描述地下换热器与周围土壤之间传 热过程的数学模型是地下换热器设计的基础.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的 是线热源模型和柱热源模型线热源模型把u型管看作一个无限长线热源,进而考虑它与周围土壤间的 传热…. 柱热源模型把u型管简化为一根管为了简化u型管的形状因素影响,同时又考虑两支管的热短 路,Classon和Dunand首次提出等效管的概念,Bose和GuYan等分别对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各自 管概念的提出使得柱热源模型开始被广泛应用,因为它更符合实际、更精确. 由于柱热源模型应用了等效管理论,因而在热泵开始运行阶段的模拟效果不是很好14J,因此有研究 者把u型管的形状因素加以考虑,在u型管截面的平面内,对换热器周围的土壤建立瞬态二维模型【5J,提 出管区(pipesector)概念,在管区与土壤交界处施以常热流的边界条件,从而求得土壤的温度场分布.但 柱热源理论对u型管形状的影响不能充分反应, 1数学模型 本文结合u型管几何形状与简化纵向传热的特点,提出描述地下换热器运行特性的数学模型 1.1前提假设 由于u型竖直埋管地下换热器几何形状和土壤传热的复杂性,建立能精确模拟所有实际情况的模型 并求解,以现有的计算技术来说几乎不可能,因此要做必要的简化,为了保持结果的精度符合工程要求,作 以下假设: 1)忽略u型管周围土壤沿深度方向的传热,土壤中的热量只在水平方向传播; 2)土壤是均匀的,而且在整个传热过程中,土壤的热物性不变; 3)忽略土壤中水分迁移的影响【2o; 4)忽略u型管管壁与回填土、回填土与土壤之间的接触热阻; 收稿日期:2004—04.27 作者简介:唐志伟(1966),男,湖南邵阳人,副教授 万方数据 第1期 唐志伟等:地源热泵u型管地下换热器的数值模拟 5)忽略地表温度波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认为土壤温度均匀一致; 6)管内同一截面流体的温度、速度相同. 7)不考虑u型管底部弯管的影响,认为进水支管与出水支管都是有限长直管,2支管底部的流体温 度相同,速度方向相反. 1.2控制方程 根据以上假设,在轴向建立u型管2支管内的一维对流换热模型;对u型管周围土壤在水平平面内 建立二维传热模型;深度方向上,在每隔一定距离的乎面内耦合求解管内流体与土壤间的传热,实现2区 域间传热的耦合,从而组成准三维传热模型.模型示意图见图1. 参考MEI的传热模型【3J,管内对流换热的控制方程为 (1) 一。等+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