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歌德(749-183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歌德(749-1832)

歌德(1749-1832) 中产家庭,条件优越。 父为参议员,母为市长之女。 学识渊博,兴趣广泛。 懂德、英、拉丁、希伯莱语;在文学、音乐和自然科学方面皆有造诣。 由莱比锡而入斯特拉斯堡,命运之偶然造就“狂飙”主将。 得魏玛公爵赏识,宫廷中身居高位。 歌德(1749-1832) 艺术生命不息,逃离宫廷,出奔意大利。 重返魏玛,专心艺术与学术。 与席勒联手,共创德国文学古典时期。 生命不息,创作不止,《浮士德》集诗人六十年之沉思。 “多一些光”,诗人最后的呼唤。 歌德与席勒携手,开创德国古典时期 1794-1805,歌德与席勒携手,合作写诗,共同创办杂志,办魏玛歌剧院。主张以古代希腊罗马文艺为楷模,提倡自由和人道精神,艺术上强调古典主义。1796年两人共写了上千首批评性的《警句》。两人还竞相写歌谣,1797年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歌谣年。 歌德:创作 抒情诗。(《野玫瑰》) 《葛兹?冯?伯利欣根》(1773) 《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 “歌德写成了维特,是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恩格斯) 歌德:创作 《普罗米修斯》(1773-74) 《哀格蒙特》(1775-1787):悲剧 《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1775-1789) 《塔索》(1789) 歌德:创作 《威廉·麦斯特》:德国的教育小说 《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1796) 《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1832) 《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 歌德:创作 《浮士德》第一部(1806) 《亲和力》(1809) 《诗与真》(1811-1814)诗体自传 《浮士德》第二部(1832) 《浮士德》 1.题材来源 民间传说 2.创作过程: 《浮士德》创作历时60年,贯串歌德的整个创作活动。初稿叫《原浮士德》写于1773——1775年。1788——1790年,他把《原浮士德》作删改,1790年秋以《浮士德片断》发表。1797——1806年,完成《浮士德》第一部。1797——1832年,诗人逝世前几个月最后完成《浮士德》的写作。 《浮士德》的创作与结构 从25岁开始创作,82岁完成,花了60年时间。 浮士德形象源于16世纪德国民间传说,传说中的浮士德是一个游方术士,用魔术吸引观众。他和魔鬼签订合同,以灵魂换取生前的享乐。最后被魔鬼引入地狱。 英国剧作家马洛将传说改编为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88),描写为一个正面学者。 歌德受马洛影响,把浮士德塑造成一个追求自由,不断进取的叛逆者。 歌德的《浮士德》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以两次赌赛为契机,描写了主人公进行人生探索的五个阶段。 两部-五幕 歌德《浮士德》是一部诗体悲剧,全剧分两部,五幕。第一部包括前两幕,第二部包括后三幕。 两次赌赛:上帝-魔鬼靡菲斯特 靡菲斯特-浮士德 五次追求——五个悲剧 第一个悲剧-知识的悲剧:中世纪的书斋,老博士,知识的绝望-复活节的钟声 第二个悲剧-爱情的悲剧:魔女之橱,瓦吉普斯之夜;玛格丽特(玛甘泪,葛丽卿)市民少女的恋爱 第三个悲剧-政治的悲剧:宫廷,大显身手,于事无补 第四个悲剧-古典美的悲剧:瓦格纳-小人何蒙古鲁士-海伦-欧福良 第五个悲剧-事业的悲剧:海边的事业-围海造田-疏通河道-安居乐业-掘墓-劳动的声音 灵魂被天使迎上了天堂。 思想内容 《浮士德》以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九世纪初期德国和欧洲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努力追求的一生,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满现实、极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理想社会的全部过程。反映了资产阶级三百年来的探索史和奋斗史,也是作者一生生活和艺术探索的总结。 思想意义 整个诗剧通过浮土德一生的经历,表现了在黑暗、愚昧的封建社会中,资产阶级先进人物如何克服自身和外在矛盾,努力挣脱中世纪的束缚,不断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的艰苦历程。表达了作者反对封建愚昧主义、禁欲主义,要求发展个性,创造事业,追求理想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主题 批判精神、 探索精神、 辨证发展的精神 通过浮士德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追求,探索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 浮士德精神:不满现实、积极进取、坚韧顽强,永不满足。 浮士德形象 浮士德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他的一生是自强不息、永不满足、积极探索的一生。他挣开中世纪的精神束缚,摆脱低级的官能享乐和狭隘的个人爱情,走出为封建王朝服务的迷津,丢掉向古代艺术美寻求出路的幻想,最终认识到生活的真谛:“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浮士德形象分析: 主人公浮士德是新兴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他有丰富的知识、崇高的志

文档评论(0)

yx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