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媒介化中心-传播与社会学刊.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媒体与媒介化中心-传播与社会学刊

《傳播與社會學刊》,(總)第 27 期 (20 14 ):1–21 學術對談 新媒體與媒介化中心 對談人:尼克.庫德瑞(Nick Couldry)、陳韜文、馮應謙 統 稿:陳韜文 翻 譯:崔迪、張曉、趙萌萌 尼克 .庫德瑞教授 (Prof. Nick Couldry ) 「『媒介 中心的迷思』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 ,也就是說 ,現實中我 們確實會把 注意力集中在那一個特定而普遍的 『媒體』。但現在這 個事實基礎正在發生劇烈 的變化 。許多社會機構是這個迷思重要 的既得利益獲得者—— 這當然 包括媒體本身 ,也 包括試 圖接觸大 陳韜文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座教授 。研究興趣 :國際傳播 、政治 傳播 、新聞研究 。電郵 :j osephmchan @.hk 馮應謙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兼院長 。研究興趣 :流行文化與文 化研究 、文化產業和文化政策 、媒體政治經濟學 、青少年和性別身分研究 、新 媒體研究 。電郵 :anthonyfung @.hk 27 2014 《傳播與社會學刊》,(總)第 期( ) 量觀眾 的廣告商 ,以及需要 『現身交流空間 (space of appearance )』 的政府機構 ,它們通過媒介 中心的迷思來合理化聚合在一起 的受 眾 。我們 不應期待這些機構接 受 『媒介化 中心』必然消亡的預期 。 相反 ,同Graeme Turner 提 出的論點相似 ,我們可以預期這些機構 會更積極地創造這個 中心—— 媒介機構正持續不斷地在搜尋一些 它們認為是舉國皆應 關注的事件 。」 2 Communication Society, 27 (2014), 1–21 Dialogue New Media and the Myth of the Mediated Centre Discussants: Nick COULDRY, Joseph M. CHAN, Anthony Y. H. FUNG Editor: Joseph M. CHAN Translator: Di CUI, Xiao ZHANG, Mengmeng ZHAO Abstract Nick Couldry explicates and demystifies the notion of “mediated centre” which captures the force of media institutions particular power over the means for representing shared reality. Noting that the focused attention of the public on a particular common media is radically changing nowadays, he finds that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myth of the mediated centre” and the ongoing media revolution is growing. He explores how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yth of the mediated centre” will change as the analysis is extended beyond the Western contexts of UK and USA and to places such as China. Couldry also touches on the concept of “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