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表学术论文20篇
寻突破超越自我?迈新程铸造辉煌 博雅大讲堂-学术先锋论坛 汇报人:余徐润 (博士研究生) 导 师:王 忠,熊 飞 教授 专 业:植物学 邮 箱:yuxurun@163.com 汇报内容 个人介绍 科研工作 科研心得 获奖感言 2011年至今 扬州大学 植物学专业硕博连读 2009-2011年 安徽颍上县小店初级中学 特岗教师 2005-2009年 安徽农业大学 应用生物科学专业 一、个人介绍 教育、工作背景 二、科研工作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主持的科研项目: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1项; 扬州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项目1项。 参与的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题目:小麦颖果发育规律及其对氮素和干旱胁迫响应的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氮素是影响小麦颖果发育最活跃的营养元素,对小麦品质性状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干旱是小麦最主要的非生物逆境胁迫因子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生长发育。 研究意义:探明小麦颖果各组织结构与功能、细胞分化、养分运输分配以及小麦品质形成和调控机制等研究内容,不仅进一步深化植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食品科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而且对提高小麦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试验材料 处理 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结果 种植不同小麦品种 转录组测序 蛋白质组学分析 解剖结构观察 面粉品质测定 软件统计分析 理化性质测定 解剖结构观察 软件统计分析 氮素处理 干旱胁迫 (1)探明了小麦颖果各个组织的结构发育和功能; (2)探明了氮素处理后小麦胚乳贮藏物质积累的分子机理; (3)探明了干旱胁迫下小麦胚乳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小麦品质的改变。 常规种植 解剖结构观察 软件统计分析 研究方案和研究结果 创新点 研究层次创新:本研究从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等多层次系统地研究了小麦颖果各组织的发育规律及其对氮素和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 研究方法创新:摸索出了一套利用Image Pro–Plus分析软件从微观上准确分析小麦胚乳淀粉体和蛋白体发育及淀粉的几何特性的新方法。 研究内容创新: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新内容并提出了一些新观念,如发现了胚乳输导细胞、观察了果皮淀粉的积累和降解、氮素调控贮藏蛋白合成的分子机理等。 发表学术论文20篇 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SCI论文11篇,累计IF16; 以第二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 以第三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 科研成果 1. Yu XR, Li B, Wang LL, et al. PLOS ONE, 10(9): e0138228. (SCI三区) 2. Yu XR, Chen XY, Zhou L, et al. Protoplasma, 2015, 252(2): 605-617. (SCI三区) 3. Yu XR, Zhou L, Zhang J, et al.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15, 95(1): 148-157. (SCI三区) 4. Yu XR, Li B, Wang LL, et al.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doi: 10.1002/jsfa.7439. (SCI三区) 5. Yu XR, Zhang J, Li AM, et 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15, 80(8):C1661-C1669. (SCI三区) 6. Yu XR, Wang J, Zhang J, et 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15, 80(12):C2717-C2724. (SCI三区) 7. Yu XR, Zhang J, Shao SS, et al. Starch/St?rke 2015, 67(5-6):448-458. (SCI三区) 8. Yu XR, Yu H, Zhang J,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Properties, 2015, 18(11):2409–2421. (SCI四区) 9. Yu XR, Yu H, Zhang J,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Properties, 2015, 18(12): 2825–2839. (SCI四区) 10. Yu XR, Yu H, Shao SS, et al. Brazilian Journal of Botany, 2015, 38(2): 401–409. (SCI四区) 11. Yu XR, Zhou L, Z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