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分类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机过氧化物的运输保管 应当避免眼睛与有机过氧化物接触。有些有机过氧化物,即使短暂接触,也会对眼角膜造成严重的伤害,或对皮肤具有腐蚀性; 在运输过程中,含有机过氧化物的包装件或集装器必须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特殊危险性 比无机氧化剂更容易分解(150oC以下) 大多可燃,甚至易燃 分解产物——气体、易挥发物质,分解时易爆 伤及健康(眼睛、皮肤),刺激性、毒性 对热和震动敏感 常见有机过氧化物 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苯酰/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乙基甲基酮(过氧化丁酮) 过氧化二苯甲酰 白色粉末结晶 气味难闻 易燃 敏感爆炸性——受撞击、受热、摩擦 遇硫酸,燃烧放毒气 用途:本厂产品主要适用于面粉的漂白;油脂的精制;塑料单体的聚合引发;氯化产品的催化,也作聚酯、环氧、离子交换、丙烯酸树脂生产的催化剂;硅、氟橡橡胶制品的交联剂。? 过氧化乙基甲基酮 无色液体 敏感爆炸性——受撞击、受热、摩擦 100oC自动爆炸 2003年8月3日0950时左右,巴拿马籍集装箱船“意实”轮在深圳港盐田4号锚地锚泊期间,装载在主甲板面左舷中部BAY311482的集装箱内货物起火,并引起周围集装箱内可燃货物燃烧。 事故发生后,在深圳海救分中心的协调指挥下,经过深圳海事局,深圳市公安消防局,广州救捞局等单位以及“意实”轮船员的共同努力,火灾于8月6日被完全控制,未造成人员伤亡,着火货物和危险品货物被安全转移,船舶安全靠盐田集装箱码头。 事故造成10个2集装箱和35个40集装箱全损,49个集装箱内货物全损,同时产生了救助费用,直接经济损失约合人民币1000万元,属重大事故。 经调查,火灾的原因是BAY311482集装箱内桶装过氧化乙基甲基酮泄漏后发生化学反应燃烧所致。 第六类 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第6类危险品分为下列两项: 6.1项——毒性物质 6.2项——感染性物质 在吞入、吸入或与皮肤接触后,进入人体可导致死亡或危害健康的物质。 来源于植物、动物或其他菌源的毒素,不具有传染性。 常温常压下一般呈液态或固态(气体归入第2类) 毒性度量的标准 LD50 :急性口服毒性,中等致命剂量 是指通过口服或者皮肤接触,14天内致使年轻的成年白鼠伤亡50%的一次性口服或者皮肤接触的剂量。 LC50:急性吸入毒性,中等致命剂量 是指通过连续吸入有毒粉尘、气雾或蒸汽1小时后,14天内致使雌雄成年白鼠伤亡50%的吸入物质的浓度。 包装等级的标准 对于运输,较强毒性的物质才被列为毒性物质 口服、皮肤接触 吸入蒸气的毒性 包装等级的确定 确定包装等级的其他注意事项 某些物质具有多种毒害性,比如毒性液体同时具有口服毒性和接触毒性,再加上液体本身的挥发性可能会导致吸入毒性。 对这些物质,应当分别测定其口服毒性,接触毒性和吸入毒性,并以危害最大的毒性确定包装等级。 比如某种物质具有需要I级包装的吸入毒性,而口服毒性为II级,接触毒性为III级,则该物质再进行运输时应将其包装等级定为I级。 常见毒性物质 氢氰酸及盐 砷及其化合物(三硫化二砷、砷化氢) 铅 苯胺 硫酸二甲酯 生漆(刺激皮肤、过敏) 毒性事故案例 1968年夏,上海某运输公司装运苯胺,其中一名装卸工因天气炎热,坐在苯胺桶上休息,遭到苯胺蒸气的侵害。当天任务完成以后便感到不适,嘴唇出现黑紫状,公司医务室当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在急诊和治疗过程中,全身换了三次新鲜血液。虽然抢救及时,保全了生命,但还是得了痴呆症。 1985年4月,桃浦车站20人发生硫酸二甲酯中毒,事故原因是因为装卸现场有漏桶,不自觉地吸入硫酸二甲酯,过后发生中毒。 6.2项——传染性物质 传染性物质是指那些已知含有或有理由认为含有病原体的物质。 病原体是指会使人类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物。 来源于植物、动物或其他菌类的毒素,如不含任何传染性物质,应划分为6.1项物质。 传染性物质的分类 传染性物质必须归类于6.2项,并视情况归入UN2814、2900、3291、3373;他们可以分类为: A类:指在运输中与之接触能对本来健康的人或动物造成永久性残疾,危及生命的致命疾病传染性物质。 发生接触是指使传染性物质离开保护性包装与人或动物的身体接触的情况; 符合这些标准的传染性物质,能使人染病的划为UN2814,仅使动物染病的划入UN2900; * 事故案例-过氧化乙基甲基酮 6.1项毒性物质 * * * UN2814:运输专用名称为危害人的感染性物质,感染性物质,对人传染 UN2900:运输专用名称为危害动物的感染性物质,感染性物质,对动物传染 UN3291:医学废弃物,生物医药废弃物,管制的医学废弃物 UN3373:生物物质,B类,诊断标本,临床标本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