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二年级)八年级音乐上册(简谱)十送红军课件设计.ppt
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创作背景
歌曲《十送红军》作为电视连续剧《长征》插曲、片尾曲,其悠扬而凄婉的歌声,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但直到2001年7月3日,剧中才恢复了歌曲作者朱正本的署名。此歌很容易被认为是一首江西革命民歌,而事实上它却是一首编创歌曲。在《长征》播出后,作者朱正本向媒体介绍了《十送红军》的创作经过。
“1960年春,我们空政文工团几位创作人员到江西采风。在当地我了解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战斗频繁,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到村头、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有时一边送一边唱。其中一首送别红军歌,歌词非常口语化,歌词中夹杂着不少俚语、方言,唱半句,停半句,旋律婉转优美。这首歌的曲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半年之后,空军司令刘亚楼和部队党委决定由空政文工团创编《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其中有一场送别红军北上长征的内容。词作家编创了一首《十送红军》歌词给了朱正本。朱正本接到歌词被深深打动,他立即想到那首江西的送别红军歌。他说:“我采用了回旋曲式手法重新创作,把六段歌词的谱改成每段不同的人声、不同曲调,并多次变化,以求情真意切。谱曲时,我投入了全部情感,在谱到‘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时,我也流下了眼泪。整个曲子谱得相当顺畅,总共不到一个小时。”“由于当时刘亚楼司令为突出老区革命传统,要求我们必须注明是民歌,总团领导建议我们署上朱正本、张士燮收集整理。这样,《十送红军》就创作完成了。”
歌曲简介:
1934年,红军长征前后,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传唱开来。
阅读歌词、体会词意:
这首歌的歌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歌词质朴,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歌词:
情感:
人民群众与红军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聆听歌曲 注意:“加花间奏” 和“衬词”。
请说一说,你听完这首歌曲有什么样的感受?
再 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二年级)八年级数学下册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三时课件设计.ppt
-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二年级)八年级数学下册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二时课件设计.ppt
-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二年级)八年级数学下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一时课件设计.ppt
-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二年级)八年级数学下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三时课件设计.ppt
-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二年级)八年级数学下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二时课件设计.ppt
-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二年级)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类和爬行类-第一时课件设计.ppt
-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二年级)八年级生物上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一时课件设计.ppt
-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二年级)八年级生物上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二时课件设计.ppt
-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二年级)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件设计.ppt
-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二年级)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件设计.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