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仁郁助研究员临床田野遇见异己者把人找回来-阳明大学.PPT

彭仁郁助研究员临床田野遇见异己者把人找回来-阳明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彭仁郁助研究员临床田野遇见异己者把人找回来-阳明大学

彭仁郁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心理病理暨精神分析學博士 臨床田野 遇見異己者、把「人」找回來 陽明大學 《?跨領域的對話與倫理實踐》 研討及讀書會 緣起 家內(亂倫)性侵研究:2002~2006 (法國),2009~迄今(台灣) 慰安婦戰爭性創傷研究:2007~2009(台灣) 無意之間的「臨床田野」 返台遭到的質疑:精神分析師做田野?不專業? 精神分析與主流臨床心理學知識論和方法論的差異:主體性、歷史性、異質性 vs 去主體、去脈絡、標準化(常模的偽普遍性) 當代主體危機 心理創傷的精神病理化: 科學理性導向,漠視主體經驗和社會繫連等存有面向 診斷的標準化:心理創傷被化約成PTSD的症狀叢集 治療個別化、醫藥化(精神科醫師變成給藥機的代稱) 創傷事件的社會及歷史脈絡整個被忽略(人為暴力事件中內存的正義問題) 「臨床田野」 clinical fieldwork的意涵 兩種專業位置的移動方向 臨床診療室成為人類學田野(看見不同層次的真實) 分析師(治療師)走出診療室(打破框架?) 臨床田野 結合精神分析與文化人類學田野研究方法 主體性(subjectivity)與異己性(otherness/l’altérité),精神分析與文化人類學的核心概念 關係事件的發生和詮釋作為方法論(田野中的移情?) 精神分析如何獲得異己者/主體的知識? 潛意識欲望主體 「我」的多重性(兩大拓樸) 跳脫正常/病態對立的心理「病理」學 症狀:「異國文字」,揭露潛意識欲望結構(關係的內在衝突) 精神分析師(如同人類學家)必須學習一套並非屬己的嶄新語彙、思維與情感邏輯,由種種非成文、甚至彼此牴觸的慣習所組成的象徵秩序。 臨床田野:在關係中的聆聽? 主體知識是透過言說,且是在關係中的言說獲得 言說並非被說出的話語、可被記錄的文字本身 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言說—聆聽:主體欲望在對一個聆聽他者的言說中彰顯自身,亦彰顯其進入關係的路徑 例:謊話(incest victim) 主體知識的共構性:聆聽引發賦義行動 言說與理解的不完全性:合一的幻象(Lacan: 真相只能說一半 mi-dit) 創傷的主體經驗研究 心理創傷的形成,不是單由外在創傷事件的暴力性質及殘酷程度所決定,更取決於主體如何理解、詮釋創傷事件,如何將此創傷經驗嵌在自身生命背景中,成為想像、實踐自身存在樣態與他者關係的基調。 當代精神分析創傷觀點:社會繫連的斷裂(Davoine Gaudillière 2004) 研究與治療的重點:聆聽異己、異質、斷裂(無法預知的知識) 「慰安婦」阿嬤 客家阿嬤:『會告訴妳,是因為跟妳親,你知道嗎?跟外人是不會講這些的。』(第一次見面,移情?) T阿嬤:無法說出口的孤寂感。同蓋一條被。 亂倫性侵創傷 Amei 女,~25歲,父親(加害者),加害時間將近20年 被「要」的鎖鏈關係邏輯,在移情關係中出現 從重複被迫害妄想(?),到看見自身被迫害處境(分離) 小結 臨床田野作為接近主體的途徑 主體知識:只能在透過關係事件獲得。無法倚賴宣稱客觀中立的實證研究獲得,在這裏「客觀中立」可能只是防衛的代名詞 雙重訓練:精神分析與文化人類學 傳統:民族精神分析()、臨床人類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