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探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论文
对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
对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 脑卒中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探讨
中文摘要
目的
1、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左、右侧颈动脉硬化参数B是否有差异, 进一步比较前循环卒中患者患侧与健侧间硬化参数p是否有差异。
2、评估传统的卒中危险因子对硬化参数13的影响。
3、观察硬化参数13在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与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
性。
4、评价硬化参数p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上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入住华山医院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及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共10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65例,女性37
例,年龄34—84岁,平均60.9±12.1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证 实。
使用Aloka a 1 0超声探测仪,机器内置echo—tracking系统及血管壁移动跟 踪探测器,所有患者仰卧位,双侧颈动脉均予以测量。对颈动脉进行扫查,于双 侧颈总动脉距离颈动脉球部2cm处测量内中膜厚度,避开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处, 进行echo.tracking检查,获取双侧颈总动脉硬化参数p,整个测量过程重复三 次,取三次平均值用于分析。
结果
1、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硬化参数p明显大于健康人 群(p0.01),左、右侧颈总动脉及前循环卒中患者卒中侧与非卒中侧p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p与年龄(厂=0.521,p0.01)、收缩压(户0.275,p0.01)、脉压差 (r=0.411,p0.01)正相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后发现,仅年龄(6=0.128,P
0.01)及脉压差(6=0.043,p0.05)为13值的独立影响因子,且年龄的影
响要大于脉压差。
2
3、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颈总动脉硬化参数13与lMT最大值相关性良
3、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颈总动脉硬化参数13与lMT最大值相关性良 好(r=0.278,pO.01)。IMT提示双侧颈动脉无动脉粥样硬化组13值已明显高 于健康人群,进一步的按年龄分层后,分析表明:与健康人群相比,仅在≥60 岁年龄组,双侧颈总动脉13值增加(左侧pO.05,右侧pO.01),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而在40—49岁及50—59岁年龄组,双侧颈总动脉13值与健康人群相 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4、minor ischemic stroke、ischemic stroke与recurrent ischemic stroke 患者的颈总动脉硬化参数13值均大于健康人群,三组间13值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F=0.866,p=0.424),但是三组间13值存在明显的增大趋势,经过年龄及脉压
差校正后该趋势仍然存在。
结论
1、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弹性硬化程度远高于健康人 群,左、右侧颈总动脉及前循环卒中患者卒中侧与非卒中侧硬化无统计学差异。 2、硬化参数13与年龄、收缩压、脉压差正相关。本研究中仅年龄、脉压为
13值的独立影响因子,且年龄对13值的影响大于脉压差。
3、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颈总动脉硬化参数13与IMT相关性良好。在 IMT提示“无动脉粥样硬化”组,13已经可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的 颈动脉弹性发生改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60岁的具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但 颈动脉形态又显示为正常(IMT提示双侧颈动脉无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中 进行颈动脉弹性检测可能更具有临床意义。
4、minor ischemic stroke、ischemic stroke与recurrent ischemic stroke 患者的颈总动脉硬化参数13均大于健康人群,虽然三者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但 是三组间13存在明显的增大趋势,经过年龄及脉压差校正后该趋势仍然存在。提
示13可能可以帮助临床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再发的危险性,从而进行
有效的一级及二级预防。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血管回声跟踪技术;颈动脉;动脉硬化;硬化
参数;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 中图分类号:
R445.1
英文摘要Discussion
英文摘要
Discussion on the Clinical Values of Echo—-tracking Technique in Ischemic Stroke(Atherosclerosis)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1.To observe that whether there are d ifferents between left and right carotid stiffness para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复杂热工系统多变量先进控制方法的应用研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论文.docx
- 电子元器件仓库建设工程项目进度与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管理专业论文.docx
- 优化施肥对寒地水稻钾钙镁吸收的影响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营养学专业论文.docx
- 不同载荷机械牵伸通过mtorc1信号通路调节肌腱异位骨化外科学骨外专业论文.docx
- 分数阶微分对hamiltonian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理论物理专业论文.docx
- 镉胁迫下黑麦草对二氧化碳升高的生理生化响应研究植物营养学专业论文.docx
- 百里香微胶囊制备及抑菌效果和机理研究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论文.docx
- 连续无创脑血流自动调节监测在成人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麻醉学专业论文.docx
- 多功能馈线间动态电压恢复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电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 除草剂和硫酸铜对桃流胶病发病的影响果树学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