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隧道岩溶溃水延滞性特征分析解析跟其安全风险规避资料
第33 卷 第9 期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Vol.33 No.9
2011 年 .9 月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ep. 2011
隧道岩溶溃水延滞性特征分析及其安全风险规避
1 1 1,2
刘新荣 ,张旭东 ,黄 明
(1.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45;2.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通过对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多达19 次的突涌水数据统计和现象分析,总结提出了“岩溶溃水”的概念,通过
对各个施工阶段溃水特征分析表明岩溶溃水还具有延滞性特征。通过对溃水发生的时程分析,得到溶腔溃水延滞性形
成的机理为溶隙、脉管及填充物由于压力差从渗流扩大呈汇流,袭夺周围脉管和溶隙的地下水,溶腔地下水潜蚀充填
物封堵,最后集中释放;分析得到溃水延滞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溶腔内蓄积的水量和达到瞬间疏通的临界水压条件,
以及溶腔内水流通道的淤塞条件;研究表明,对大气补给的响应,溃水延滞时间有不断缩短的规律,据此可判断隧道
溃水可能性将不断减小;结合降雨量、涌水量和水位观测成果,基于降雨入渗法和统计分析法预测得到的溶腔涌水量
结果,提出了抢险和泄水期间的安全作业控制指标。
关键词:隧道工程;岩溶溃水;延滞性;控制指标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4548(2011)09 –1326 –07
作者简介:刘新荣(1969 –) ,男,浙江开化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地下空间与工程等领域的教学与科
研工作。E-mail: huangming05@163.com 。
Delay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mitigation of karst water burst flood of tunnels
1 1 1, 2
LIU Xin-rong , ZHANG Xu-dong , HUANG Ming
(1.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China; 2.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field tests on 19 groups of data and phenomenon analysis of inrush or bursting waste from karst cavity of
Maluqing tunnel of Yichang-Wanxian Railway, a conceptual model of karst water burst flood (KWBF) is proposed by mean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phenomenological induction. Through analyzing its characteristics during different construction stages, it
is shown that KWBF has the delay characteristics. The time history analysis of t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