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支撑施工常见问题案例分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大模板支撑施工 常见问题案例分析;一、高支模的定义;01; 高、大支模的合理界定 ;02;03;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大演播厅模板支架整体倒塌事故 2000年10月25日上午9:30发生事故,死6人,重伤11人,轻伤24人 双向井式屋盖平面尺寸:24m×26.8m,大梁500 ?1600~1850mm 钢管扣件排架支模,梁底支模高度约为36m(地下室两层)。;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查看残存钢管支架的底部均无扫地杆 架子底部步高约1.8m,在地坑处步高达2.6m,且无扫地杆 ;查看地下室二层残存钢管支架,板下钢管立杆间距1000×1000mm,梁下立杆增加密度为@500,但水平连系杆未增加,增加的立杆横向约束少。 ;南京江宁9.01模板支架倒塌事故—— 梁下立杆每步的双向水平杆间隔2根立杆设置 ; 无扫地杆,水平连系杆一个方向设置,另一个方向每隔两根立杆设置;[原因分析] 1)水平杆搭设 该支模系统整体坍塌的直接原因为南北向水平杆仅搭设所需用量的30%,造成有50%的立杆长细比过大,整体支承刚度严重不足而发生整体坍塌。 2)构造处理 该支架搭设不规范,查看现场无扫地杆、无剪刀撑、未与东西向主体结构有效拉结,造成造成该高支模架承载能力下降。 3)工程管理 无专门施工方案、无计算书、无专家论证、无书面交底、无搭设验收、总监未发浇筑令即浇筑混凝土、监理未要求整改、发现浇筑混凝土未要求停工。 [结论性意见] 这是模板支撑系统整体刚度严重不足而造成失稳坍塌的安全事故 。;(2)大面积厚板下立杆间每步水平杆单向交错设置的坍塌模式;2006年10月8日南京江宁翠屏国际城会所模板支架整体坍塌,300m2,死1人;虽支模高度为6m,水平杆几乎仅单向设置;北京西西工程4#地高大厅堂顶板模板支架垮塌事故 ;(4)排架顶部水平杆与立杆扣件滑脱坍塌模式;某项目高大模板工程搭设问题;04;05;06;“三清楚”: (1)专项方案编得清楚; (2)钢管支架搭得清楚; (3)项目检验得清楚。;1 专项高大支模施工方案编得清楚;2 高大支模搭得清楚;2)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6 m×0.6m~0.9 m×0.9m(含0.6m×0.6m,0.9m×0.9m) 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跨(且不小于3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跨。 3)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4 m×0.4m~0.6 m×0.6m(含0.4m×0.4m)时 ,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3m~3.2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3m~3.2m 。;3 高大支模检查得清楚;07; 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 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 2.1 方案编制 2.1.1 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

文档评论(0)

xieting55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