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全国总图研究的展望.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学                                    中国古代全国总图研究的展望 成一农 [云南大学,昆明 650091] 摘 要:以往对中国古代全国总图的研究只集中于少量重要的单幅全国总图,缺乏对古籍中地图的关 注,由此未能揭示中国古代全国总图的全貌;通常用于确定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年代的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 古籍中的地图,且对地图谱系的分析也是极为困难的;目前全国总图的史料价值并未得到真正的挖掘,地 图的史料价值并不在于图面内容,而在于地图所反映的地理认知以及地理认知背后的主观性的内容。 关键词:全国总图;中国古代地图;舆图;地理认知 中图分类号: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18)05-0055-06   近年来,随着海内外学者的努力以及各藏 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全国总图,而且在单幅地 图机构所藏地图的数字化,研究者可以获取的 图的研究中全国总图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对象。 资料日益丰富,由此也促进了地图学史的研究; 不过,虽然以往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 不仅如此,一些学者开始将古地图作为史料, 但也产生了一些阻碍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的问 对某些历史问题展开研究;而且随着J.B.哈 题,且其中一些问题误导了研究的方向,因此 利 (J.B.Harley)和大卫 ·伍德沃德 (David 当前有必要加以总结和分析。 Woodward)主编的 《地图学史》(TheHistoryof Cartography)丛书的翻译,西方古地图的一些 一、地图学史视角下全国总图的 研究方法、视角也开始传入国内,由此逐渐引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① 发了中国古代地图研究领域的变革。 在中国古代地图的研究中,最为学者所重   受到近代以来 “科学主义”和 “线性史 视的就是历代绘制的全国总图。中国古代地图 ② 观”的影响,再加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因此 学史的奠基者王庸在研究中用以勾勒中国古代 在以往中国古代地图学史的研究中并不是对所 地图学史发展脉络的,除了 “制图六体” “计 有的全国总图给予了同等的关注,而只是关注 里画方”等绘图理论和方法之外,主要就是各 于少量体现了 “科学”和 “准确”的单幅全国 [1] 总图,比如 《禹迹图》 《广舆图》 《皇舆全览 个时期绘制的全国总图; 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巨 大影响力的李约瑟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 图》等。不过根据本人的分析,中国古代地图 [2] 并不具有太多现代意义上 “科学”的色彩,从 关于中国古代地图的部分也是如此。 此后,受 到这两位研究者的影响,不仅中国地图学史的 “科学”的视角看待中国古代地图实际上是对 收稿日期:2018-06-20 作者简介:成一农,男,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地图的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6ZDA1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 如该套丛书中第二卷第二册 《传统东亚和东南亚社会中的制图学》中,余定国撰写的关于中国古代地图的部分,在翻译为 中文出版 (余定国著,姜道章译:《中国地图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后,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参见韩昭庆:《中 国地图史研究的由今推古及由古推古———评余定国 〈中国地图学史〉》,载于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76 页;成一农:《“非科学”的中国传统舆图———中国传统舆图绘制研究》附录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