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QC科研)..doc

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QC科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沈阳市北一路项目部大体积混凝土攻关小组 2007年7月10日 工程概况 本桥为跨越于洪车站而设,里程范围:K2+870.715-K3+112.150。全桥位于R=500m,的圆曲线上,曲线超高1.5%;桥上纵坡为3.0%及-3.0%。 全桥宽26.2m,横断面布置为2×0.5m(防撞墙)+2×12.25m(路面净宽)+0.5m(中间防撞墙)。箱梁沿道路设计中线孔跨布置为65.55m+110m+65.55m,梁长241.1m。 箱梁主墩采用钢筋砼矩形板式桥礅,边墩采用双圆柱式桥墩,基础中墩采用φ1.5m钻孔桩,边墩采用φ1.2m钻孔桩。 QC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 沈阳市北一路项目部大体积混凝土攻关小组 小组类型 攻关型 人均年龄 30 小组人数 10 接受TQM教育程度 掌握48小时教学大纲 注 册 号 2007-3 注册日期 200 活动课题 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称 组内职务 1 大本 助工 组长 2 大本 助工 副组长 3 大专 工人 副组长 4 大本 工程师 组员 5 大本 助工 组员 6 大本 助工 组员 7 大本 实习生 组员 8 大本 助工 组员 选题理由 理由一 理由一 以忠实的的承诺和服务,用一流的管理和质量, 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 公司形象 北一路跨线桥工程为跨越于洪站而设,主跨110m且跨越7条铁路线,4条电气化接触网,必须保证使用质量。 理由二 业主要求 本跨线桥承台几何尺寸为10.5m×10.5m×3.5m,表面系数大,热量不易散发,容易产生裂缝 理由四 技术要求 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课题确定 活动安排 小 组 活 动 安 排 序号 项目名称 天数 4月 5月 6月 7月 20 25 30 5 10 15 20 25 31 5 10 15 20 25 31 5 10 1 选 题 4 2 现状调查 5 3 确定目标 1 4 确定要因 3 5 制定对策 2 6 实 施 15 7 效果验证 36 8 巩固措施 21 9 下步打算 3 制表人:张伟 日期:2007年4月15日 现状调查 以津沈电气化改造DK71+552.56第四柳河特大桥工程承台分项工程为调查对象,该工程施工日期为2006年9月—2006年10月,承台尺寸12m×9m×3m,在施工环境影响与施工结构方面均与我工程比较接近。 调查一:该工程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泵送浇注,机械振捣、洒水养护,配合比由局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确定。 第四柳河特大桥承台工程混凝土配合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料量(kg) 水泥 细骨料 粗骨料 水 外加剂 415 655 1165 195 —— 调查二:对承台达到龄期后表面混凝土裂缝进行调查汇总 ,发现其存在大量宽度在0.2mm—0.3mm之间的宏观裂缝,裂缝数量见下表。 现状调查表 部位 长度10cm以下 10cm—20cm 20cm以上 10#台 7 5 0 5#台 8 6 1 4#台 10 3 1 1#台 8 5 0 注:由于此次调查数据在混凝土龄期取得,不排除由于第二阶段混凝土温度变化及环境温度影响产生表面拉力导致裂缝扩大 目标确定 柳河桥项目与北一路项目施工条件基本相同,但工艺存在一定漏洞,因此我小组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讨论,将此次活动的目标值定为: 消灭深层裂缝及贯穿裂缝 消灭深层裂缝及贯穿裂缝 消灭长度10cm以上混凝土表面裂缝 保证长度10cm以下裂缝不超过3处 可行性分析 目 目 标 可 行 性 分 析 目标值来自以往的施工实践 项目领导全力支持保证活动中的人力、资金、设备需求 经验丰富 配合比合理添加膨胀剂及粉煤灰 采用循环冷水管降温法养护 目 标 可 行 制表人:张伟 2007年4月25日 原因分析 产生裂缝 产生裂缝 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 不添加外加剂及粉煤灰 养护环境湿度小,导致干缩现象 混凝土密度不均匀产生脆弱环节 混凝土理论抗裂性差 混凝土选料不合格 混凝土表面无保温措施 混凝土表面无保湿措施 骨料中含泥量过大 骨料粒径过大或级配不良 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不到位 混凝土内部无降温措施 振捣不良 水灰比过大 项目部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 监督检查人员责任心差 养护过程未进行测温 配合比选择不当 制表人:张伟 2007年4月27日 从关联图中可以看出,末端因素共6个,我们对末端因素逐一进行分析,来确定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 要因确认表 序号 项目 要因确认 确认方法 负责人 要因判断 1 配合比选择不当措施 灌注C40混凝土使用PO42.5水泥的水化热量较大,最终水化热量可达到330kj/kg,且水泥用量预计在400kg/m3左右,随早期强度提高升温率会非常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