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宪审查比较研究 胡锦光.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 言 人类长期的社会生活经验证明,法治优于人治。所谓法治,简言 之,即法的统治。法治的核心价值在于,以法去控制、保障和规范国家 权力的运行。以法去控制国家权力运行的意义在于,基于国家权力扩张 和腐败的特性,需要对其加以防范和限制,使其只能在一定的空间和限 度内运行,以保障人权;以法去保障国家权力运行的意义在于,在社会 成员自身、社会组织和市场无力有效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而还必须由具 有特殊强制力的国家权力去处理的前提下,通过其有效的运行,以维持 正常和公平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权;以法去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意义在 于,国家权力只有在纵向和横向的国家机关之间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 前 发挥其特有的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优势,以保障人权。当然,保障和规 言 范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前提是,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国家权力。失去这一 基本前提,保障和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目的,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在法的各种表现形式之中,宪法居于最高的地位。宪法被称为“最 高法”或者“根本法”,不同法系和不同流派的学者虽然对宪法之所以 是最高法或者根本法、具有最高效力的原因的解释有所差异,但在制定 1 成文宪法典的国家,都承认宪法在法之中的最高效力,或者说宪法是其 他法的渊源的效力的根据。在实定法的意义上,因宪法在根本上界定着 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界限,是其他法律界定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根 据和基础,而成为最大的或者根本意义上的控制国家权力之法。因此, 在这一意义上,所谓法治,主要是宪治,或者说根本上是宪治。 制定宪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施宪法,即通过宪法的实施达到宪政的 状态。宪法通过实际运行,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真正地发挥控制、保 障和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此三项功能,以达到保障人权的效果。保障宪法 能够实际运行的制度是多种多样、方方面面的,有政治的、经济的、思 想意识的、法律的等等。在这些制度之中,违宪审查发挥着独特的保障 宪法实施的作用和功能。 违宪审查即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宪法对直接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等 规范性文件及具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的审查。违宪审查的对象是宪 法行为,所谓宪法行为是指直接依据宪法实施的行为。而有资格直接依 据宪法实施行为的主体只能是有权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国家机关 直接依据宪法实施的行为也就分为两类,即规范行为和具体行为。绝大 多数情况下,国家机关的具体行为是依据法律实施的,属于法律行为的 范畴,因而不属于违宪审查的对象。 因违宪与违法属于不同的范畴,违宪审查与违法审查也属于两个不 同的范畴。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因而通常情况下,依据法律对某项法 律行为进行审查,即可解决其中的法律问题,为法律权利提供相应的救 济,而不需要直接适用宪法去判断一个法律行为是否符合宪法。适用宪 法去判断某个行为的前提是,这一行为在法律范畴内已经无法得以解 决。因此,适用宪法并不是首选的手段和方法,而总是最后的手段和方 法。 建立违宪审查,需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 一是宪法为什么是最高法或者根本法?换言之,需要论证宪法的效 违 力为什么要高于法律。这一论证主要是观念性的和理念性的。如前所 宪 述,在制定成文宪法典的国家,在宪法典中通常都明确规定,宪法是最 审 查 高法或者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效力。这一规定在规范意义上无疑是 比 较 具有效力的,但这一规定是否具有实效,则需要取决于宪法是最高法或 研 究 者根本法的观念和理念。宪法是最高法或者根本法的观念和理念,直接 表现为关于宪法是民意的体现、而法律是民意代表机关意志的体现的基 2 本认识,并在制度形态中表现为制宪权与立法权、修宪权与法律修改 权、释宪权与法律解释权两者之间在主体上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