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测评A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docVIP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测评A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测评(A)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而不死,是为贼     贼:盗贼。 B.巧言、令色、足恭 足:过分,过度。 C.数罟不入洿池 数:密。 D.不自伐,故有功 伐:夸耀。 解析:A项,“贼”,残害道德的人。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为丛驱爵者,鹯也 B.幼而不孙弟 C.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D.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解析:A项,“爵”通“雀”;B项,“孙”通“逊”,“弟”通“悌”;D项,“盈”通“呈”。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B.廉而不刿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D.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解析:A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道”。B项,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却,但”;C项,介词,在;D项,句末语气词,用法同“矣”。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道一以贯之 B.未之有也 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D.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解析:A项,宾语前置句;B项,宾语前置句;C项,介词结构后置句;D项,宾语前置句。 答案:C 二、古诗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9分,每小题3分)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离娄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秋水》)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得天下有道      道:道理 B.所恶勿施尔也 尔:如此 C.固不知子矣 固:安稳 D.请循其本 本:根本 解析:A项,“道”,方法。C项,“固”,固然。D项,“本”,原来的话头。 答案:B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所欲与之聚之 B.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C.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D.所欲与之聚之 解析:D项,都是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代指动词涉及的对象。A项,代词,他们/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谓语独立性,不译。B项,代词,他,指君王/代词,指我们。C项,介词,替/动词,是。 答案:D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桀纣失去国家不在于他们的残暴,而是因为他们失掉了百姓,让百姓到了别的国家。 B.文章认为得到百姓也不是困难的事情,只要认真对待民生问题,比如自己厌恶的事情不要强加给百姓等。 C.孟子认为百姓对待有“仁”的君王,就像大水流向低洼的地方一样,他们会浩浩荡荡地回到自己的祖国。 D.庄子与惠子争辩的原因是二人对鱼的快乐的感悟不同,庄子认为鱼在水中游是快乐的,而惠子认为鱼不快乐。 解析:A项,“失其民”主要指失掉民心,“残暴”也是其中一个方面。C项,“回到祖国”有误,“归”主要指归附、依附。D项,惠子认为庄子不是鱼不能够知道鱼的快乐。 答案:B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7分) 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或言族家子也。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并在左右。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娄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其尤亲幸者,东方朔、杖皋、严助、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相如常称疾避事。朔、皋不根持论①,上颇俳优②畜之。唯助与寿王见任用,而助最先进。 建元三年,闽越举兵围东瓯,东瓯告急于汉。时武帝年未二十,以问太尉田蚡。蚡以为越人相攻击,其常事,又数反覆,不足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不属。于是助诘蚡曰:“特患力不能救,德不能覆,诚能,何故弃之?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但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不振,尚安所诉,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gqing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