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的冬学运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根据地的冬学运动 由于中国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知识程度非常低,“文盲在抗日根据地区,多少年代以来,都是占着90%以上的绝对多数”。这一状况大大阻碍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对农民教育特别重视,并根据冬季农闲的特点,认为开展冬季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通过颁布一系列条例、法令和指示,对冬学运动的方针政策、组织方式和规章制度作出详细指导,从而成为冬学运动成长壮大的重要前提。   冬学运动是指利用冬季农闲季节对识字不满1000个、年龄在15—45岁(妇女至35岁)的根据地群众进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原则是坚持说服教育,做思想工作,使其自愿参加。大多由村政府组织的文教委员或临时组成的冬学委员会主持,并递次受村文教委员、区文教助理员、县民教科、区教育处、边区政府教育厅的间接领导。冬学教育时间一般是从每年12月1日开始,次年2月底止(特殊情况例外)。   如果教学时间延长至全年,便叫民众学校,简称民校。   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冬学运动的发展,总的说来是健康的,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937年底到1939年春,是冬学运动的准备和初创阶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通过发动各地抗日武装起义,逐步在冀鲁边、鲁西北、胶东、清河、泰西、湖西、鲁中、鲁南等地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宣传抗日政策,动员群众抗战建国,由此开始了农民教育运动。1938年5月,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后,于年底进行了第一次冬学运动,“动员差不多20万男女受了冬学的训练,在政治上、文化上,都有显著的进步,是边区消灭文盲的初步工作”(孟绥之:《战时的山东教育》,《教育月刊》复刊第4卷第12期)。但由于动员准备工作不够充分,没有造成群众普遍入学的热潮,且教材杂乱,数量太少,多数不够用,教学编组也不合理。   1939年春至1941年初为冬学运动的快速发展阶段。1939年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率师部及第三四三旅主力挺进山东,先后与山东纵队第六支队、苏鲁支队等部会合,开辟、扩大和巩固了鲁西、泰西、鲁南抗日根据地。随着根据地政权的巩固和扩大,冬学运动大大开展起来,冬学学员大量增加。1939年学员总数为39万余人,比1938年增加近1倍。此阶段,在中共山东分局指导下,成立了县、区、村冬学运动的专门领导机构——冬学运动委员会,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为首,联合群众团体、当地驻军以及热心教育的开明绅士共同组成。   1941年至1943年,冬学运动进入艰苦坚持阶段。1941年起,日军连续对根据地发动空前残酷的“三光”大“扫荡”,所到之处,抓捕教员,焚毁校舍,威吓群众,进行欺骗宣传和奴化教育。在此艰苦条件下,各根据地政府仍然号召继续开展冬学运动,并指示“军、民、学各界协助驻地的冬学工作”。   1944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是冬学运动的壮大与提高阶段。到1944年,根据地已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并开始对日伪局部反攻。这一良好局面为冬运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共产党经历了延安整风运动,党中央颁布了新的教育方针,干部们把冬学当作推动当时各项工作、打通群众思想的重要一环,冬学运动中的强制和处罚做法得到废除,代之而起的是说服动员,自愿参加。这样,冬学运动在巩固区、游击区和新解放区都普遍开展起来。1945年,冬学运动继续发展,已“普遍到边区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到边区的每一民众”,成人教育运动达到高潮。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作为战时敌后成人教育的特殊形式,在动员准备、规章制度、师资选派及培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点。   一是学前准备工作较为充分。每年11月15日到11月底的半个月,是冬学运动的准备阶段。第一步准备工作是调查登记,动员入学。按照公布的《冬学运动实施大纲》的文盲标准,将15—45岁的男文盲和15—35岁的女文盲登记造册,然后据册动员入学。动员以政治宣传为主,通过大会、标语、漫画、戏剧、地方开明绅士的讲演等方式,使广大农民认识到不识字的痛苦,了解冬学运动对其切身利益和民族命运的密切联系,鼓励其入学。第二步是将学员编排分组。有的按性别分组,将15—23岁的男女各编为男女青年班,24—45岁的男女各编为男女成人班;有的按年龄分为青年组、成年组、老年组;有的以妇女有无小孩分别编组;少数地区以文化程度编组;还有的按民兵、自卫队等战时民众组织进行编组。第三项准备工作是筹集经费,选定地址,分发教材。冬学经费采取政府供给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如教师训练费用由边委会拨发,教学用具则发动农民捐献自筹。冬学地址一般设在乡村小学、村救亡室、庙宇等公共场所,有的还借用大的民房。冬学教材、识字课本由边委会、区行署、县等相关单位编写、翻印。第四项准备工作是选拔教师。二是较为严格的师资选派和培训制度

文档评论(0)

王玉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