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讨论思想在线段与角求解中的应用 .doc

分类讨论思想在线段与角求解中的应用 .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分类讨论思想在线段与角求解中的应用 教学任务分析 科目 数学 课题 分类讨论思想在线段与角求解中的应用 学校 三帆中学 班级 初一(2)班 教师 樊方园 时间 2009年12月29日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以线段与角的求解问题为载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了解哪些线段和角的求解问题蕴含着分类讨论思想 理解并掌握在解题时进行分类讨论的方法 数学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在解题时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情感态度 体会数学内在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能够在生活中全面的思考问题。 重点 对于线段与角的求解问题,能够分辨是否需要进行分类讨论;能够适时、不重不漏的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 难点 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不重不漏的分类。 教学流程安排 教学流程 设计说明 由日常生活例子引入课题 三个连锁例题——由于条件缺失导致图形的位置关系不唯一,从而引发分类讨论 何时分类?——先求确定性问题,对于不确定的部分再进行分类讨论 (核心)如何分类?——确定分类标准,逐步分类 练习 分类讨论之后归纳总结 教学总结 消除分类讨论神秘感 图形问题分类讨论的产生 分类讨论的时机 分类讨论的标准与层次 练习巩固 先分再合,总结反思。 梳理本课整体思路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引例】今天早上7点多,有个学生进教室的时候看了一下表,恰巧时针与分针呈90度角,你说他迟到了吗?( 或 ) 从分针相对于时针的两种位置引入本课课题——分类讨论思想在线段与角求解中的应用。 【例1.1】线段AB=7cm,点C在线段AB上,BC=3cm,则线段AC= 4cm . 由确定性问题引入,为后面例题做铺垫,体现缺失条件产生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图形问题分类讨论的原因。 【例1.2】线段AB=7cm,点C在直线AB上,BC=3cm,则线段AC= 4cm或10cm . (1)点C在线段AB上 (2)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有线段到直线,题目的限制条件弱化,导致点C与线段AB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即符合题意的图形不惟一。此时,为全面正确的解答问题,要分类讨论 【例1.3】线段AB=7cm,BC=3cm,则线段AC的长度不能确定(4cm~10cm). 题目的限制条件进一步弱化,不确定性增加,结果由原先的两种变成了一个范围。 【例2】已知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线段AB=7cm,点M为线段AB的中点,线段BC=3cm,点N为线段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 (1)点C在线段AB上: (2)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思路: (1)固定AB,分类讨论C的位置。 (2)根据C的位置定M,N,再利用MB、NB求解MN。 反思梳理: (1)MB、NB大小不因C的变化而变化。可先求MB、NB (2)再根据C的位置不同分类讨论MN的长度。 在进行分类讨论解决问题,要把握分类时机:先处理确定的部分,再对不确定的部分分类讨论。 【例3】已知:A,B,C,D四点共线,若AB=2cm,BC=3cm,CD=4cm,画出图形,求AD的长。 解析:利用几何画板展示, 第一步:先确定点C相对于点B的位置—— (A)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B)C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 第二步:再确定点D相对于点C的位置—— (A1)D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 (A2)D在线段AB上 (B1)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B2)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 (A1)AB+BC+CD=2+3+4 (A2)AB+BC-CD=2+3-4 (B1)AB-BC+CD=2-3+4 (B2)|AB-BC-CD|=|2-3-4| 本题是本节课的核心例题。利用这个并不新的题目,着眼点不再是解题,而是在解题过程中提炼总结其中分类的不同标准。旨在通过启发式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反思问题的思维习惯,进一步攻克分类讨论中“分类”这个难点。 静止——先定C后定D的。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几何问题与代数计算之间的联系(+\- 变换),但是这里留白,让学生自己思考(数形结合的思想)。 另一种分类方法: (1)D在C右侧,点C在以C为圆心,以BC为半径的圆上运动的过程。 (2)D在C左侧,点C在以C为圆心,以BC为半径的圆上运动的过程。 运动——CD整体移动。 分类讨论中,我们应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顺序,思路也是不同的。通过此题的展示,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要做到“不重不漏”的分类讨论, 【练习1】在同一平面上,∠AOB=70°,∠BOC=30°,求∠A0C的度数.(40°或100°) 类比线段与角的关系,作为复习课,起到知识串联作用。 【练习2】在同一平面上,∠AOB=70°,∠BOC=30°,射线OM平分∠AOB,ON平分∠BOC,求∠MON的大小。 (20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