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文化的内涵与应用性开发-中国石油大学学报.PDF

东营文化的内涵与应用性开发-中国石油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8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ug.2010 第26卷 第4期       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EditionofSocialSciences)      Vol.26 No.4 东营文化的内涵与应用性开发 种 效 博 (中共东营市委党校 管理学教研室,山东 东营257091) [摘 要]东营文化是对东营市行政区域内各类文化的归纳与整合,形成完整而独特的文 化形态。从构成上分析,东营文化既包含传统意义上的黄河文化、古齐文化、兵家文化、移民文 化,现代理念下的石油文化、海洋文化、革命文化、生态文化,又包含区域特色内的吕剧文化、地 方风俗、民间传说、历史人物。以黄河口为归结地的黄河文化再现,东营发展史的提炼与传承, 东营特色的挖潜与塑造,以及打造生态品牌和服务品牌,是东营文化应用性开发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东营文化;内涵;应用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0)04-0018-05   2009年 12月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 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 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的开发 义上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宽 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东营市作为主战场,迎来 泛地讲,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 了新的历史机遇。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实现 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 东营富民强市新跨越的目标,既需要发达的经济,更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一般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 需要繁荣的文化。文化建设既是黄河三角洲开发的 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四个层次。 重要内容,又是推动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强大动力。 从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应用角度,研究东营文化 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最持久的生命力,是 的构成和内涵,是对东营地域内各类文化的综合和 凸显区域特征的软实力,能形成资源流动的吸引力 开发,东营地域内的文化不仅有历史的、传统的,而 和聚合力。深圳市于 1979年批准设立,30多年的 且有当代的、现实的。所谓的“东营文化”实际上是 发展创造了无数个奇迹,甚至成为东方神话。深圳 指以今天东营市(所辖东营区、河口区、广饶县、垦 的腾飞与跨越得益于国家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而 利县、利津县)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人们在长期 从深层分析,是逐步形成的开拓创新、开放自由、平 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并积累起来的文化,是世世代 等竞争、兼容并包的文化特征赋予了深圳持久的生 代生活于这一区域的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 命力和竞争力。可以说,是深圳文化吸引了无数的 式和生活样式。这一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文化遗迹和 社会精英,成为推动深圳发展的不竭动力。 文化传统(如齐文化及其遗迹)也自然成为东营文 东营与深圳一样是改革开放初期成立的新兴城 [1] 化的历史渊源。 这是对东营文化的构成进行分析 市,当前又同样处于新一轮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 的基本定位,由此可以审视东营文化的深厚底蕴。 最前沿,而东营却没有像深圳那样形成内涵丰富、特 从东营的历史沿革、区位特征、开发进程等方面 色鲜明、支撑发展的独有文化形态。因此,加强对东 综合分析,东营文化的构成可以细分为12个具体文 营文化的挖掘和研究,特别是加强服务于黄河三角 化形态,归为以下3类: 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文化开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