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流失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报告人:*** 2013年7月5日 2013年上半年度员工流失分析报告 目 录 1-6月人员流失率汇总 人员流失率分析 改善建议与对策 总体来看,公司人员流失率较高的月份为1月、3月、5月,其次的为4月份与6月份,2月份的流失率控制的相对较好。 1-6月人员流失率汇总 月份 离职人数 流失率 1 92 10.41% 2 32 2.01% 3 116 10.91% 4 75 6.71% 5 113 10.11% 6 74 6.59% 月均 502 7.79% 2013年截止2013年6月24日,公司累计离职 502 人,其中入职一周内离职人数44人,月均离职率为7.79%(不含入职一周内离职人员),人员具体流动情况见下表: 人员流失率分析 1.人员流失结构分析 1-6月流失人员共502人,其中作业员/品检员:398人,占流失人员的79%,职员:104人,占流失人员的21%。 :占72.3%,其中作业员342人,班组长:6人,技术员、工程师15人。 :占12.5%,其中品检员56人,技术员、工程师等7人。 :占5.6%,其中工程师、经理等22人,助理6人。 :占3.6%,其中技术员、工程师12人,助理、课长、总监等6人。 :占2.4%,共12人。 :占2.3%,其中仓管:7人,报关、采购5人 :占1.3%,财务、人资、储干、战略规划、汽车电子照明等人员7人。 PMC 2.司龄分析:一周内44人,0-3月257人,4-6月67人,6-11月39人,1-2年49人,2-3年31人,3年以上15人。 人员流失率分析 部门 工龄 总计 一周内 0-3月 4-6月 6-11月 1-2年 2-3年 3-4年 4年以上 PMC部   7 1 1 2     1 12 财务部   1             1 储干项目   1             1 供应链管理部   2 4   5 1     12 品管中心 14 31 6 4 4 2 1 1 63 汽车电子及照明模组事业部   1             1 人力资源部   2 1           3 销售中心   9 7 2 5 4   1 28 研发中心 1 1   4 3 3 4 2 18 战略规划部         1       1 制造中心 29 202 48 28 29 21 3 2 362 总计 44 257 67 39 49 31 8 7 502 占比 8.76% 51.20% 13.35% 7.77% 9.76% 6.18% 1.59% 1.39% 100.00% 人员流失率分析 从司龄趋势分析: 试用期内人员的稳定性相对较低;4-6月期间属于人员的动荡期;6-7月期间处于对业务知识的强化期,1-2年期间人员的技能处于周期性更迭期,度过此阶段的人员相对较为稳定。 司龄趋势分析 人员流失率分析 3.人员流失原因分析 人员流失率分析 4.各部门累计流失率分析 从分析来看: 1.人员月均流失率较高的部门为制造中心、品管中心、PMC、战略规划部; 2.人员月均流失率其次的部门为销售中心、研发中心、供应链管理、汽车电子; 3.人员月均流失率较低的部门为财务部、人资部。 5.通过对公司人员流失状态分析,我们得到如下信息: 1.从员工自身的原因上分析:有些员工自身的能力很难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尤其是80、90后员工抗压能力不强或者自身在沟通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致使对目前工作环境不适应,感觉压力大,产生离职的想法。 2.从人员流失结构上分析:公司上半年度人员流失共502人,其中作业员/品检员:398人,职员:104人,占流失人员的21%。职员在公司领导与员工之间起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因此建议此方面应作为重点管控,建议应向5%的比值方向进行努力。 3.从人员流失的原因上分析:自离人员占43.6%、个人原因占28.3%、另谋发展占9.8%、公司环境与管理的适应上分别占6.4%、5.6%。在此层面分析上我们得出: ①从自离人员占比43.6%上分析,主要集中在一线作业员,说明制造班组对员工的关怀存在一些不足,对员工缺乏尊重和关心。员工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 人员流失率分析 需求之外,越来越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被尊重、被接受的需求; ②从个人原因占28.3%、另谋发展占9.8%上分析 ,说明公司需要适当的人员 流动,接下来部门需与内外的环境进行对比平衡,适当地调整相关的策略; ③从公司环境与管理的适应上分别占6.4%、5.6%上分析,由于业务发展需要或者个人发展等原因,导致有些职员的频繁更替,每个管理者的能力水平不同,且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和风格,难免影响管理工作和政策的连续性。 4.从人员流失的司龄上分析:试用期内人员的流失率为59.96%,4-6月期间人员流失率为13.35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