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基督教在陕西办学情况及其教育理念和影响.docxVIP

早期基督教在陕西办学情况及其教育理念和影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早期基督教在陕西办学情况及其教育理念和影响.docx

2017-06-06 08:17:04 西部学刊 2017 年 5 期 摘要:基督新教对近代中国的教育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兴办学校等教育机构外,其在 教育对象、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管理制度、教育内容等多方面都与传统中国存在很大不同。这主要 是:首次突破屮国传统教育对女性的禁锢;而向社会各阶层招收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教育经费;开设 中国传统课程,冲淡传教色彩;重视英语教学和自然科学教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等。 关键词:基督新教;教育;陕西:尊徳学堂 中图分类号:G63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鸦片战争后,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开办了多所教会学校, 到1876年,由基督教在中国所办的学校多达347所,学生共5917人。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teer, 1836-1908)在他的演讲《基督教会与教育的关系》小称:“基督教会应把教育列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教育是培养一批有效而可靠的当地牧师的重要手段,教育对于为教会学校提供教员并由他们 把西方优良教育引进屮国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在培养把西方文明的科学、艺术引进屮国的人才方面十 分重要,教育在中国是晋升到上等阶层的最佳途径……”。20世纪20年代,基督新教已经在中国创 办了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沪江大学等十六所大学,有学生数千人。 除了在中国的东部办学外,基督教同时也进入了西北地区。与京津、东南沿海相比,基督新教 进入陕西时间较晚,范围略逊,教徒人数也较少,所建学校数量、规模和东部相比都较小,但基督新 教在陕西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却是很大的,对陕西近代教育的转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早期基督新教在陕西 内地会是最早进入陕西的外国新教教会,该会总部设在上海。1876年,内地会的传教士鲍康宁 ((Frederick William Baller, 1852-1922)与金辅仁(George King, 1848-1906)由汉口出发,两 个月后抵达陕西,开始了内地会在陕南的传教,并形成了以南郑为中心的汉中基督教联合会。汉中成 为内地会在陕西的第一个屮心据点,而金辅仁的夫人(Emily King)则为进入陕西的第一位外国女性。 基督新教首次进入西安市,是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由英国浸礼会牧师莫安仁(Evan Morgan)、敦崇礼(Moir Duncan)及邵涤源(Arthur Gostick Shorrock)传入的。浸礼会在中国的 总机构设在上海,下设山东、山西、陕西三个省教区。19世纪80年代浸礼会进入陕西,当吋由于回 民起义以及严重的旱灾,使得渭河北岸一带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三原县令焦云龙(1840-1901)是 山东人,见此悄景,便召集乡人来此开荒种地。这些山东移民有些人在家乡时就已信奉基督教,他们 时常聚在一起诵经礼拜,还建立了学校。当时在山西太原的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 1845-1919)认为这是扩大浸礼会在华传教的好机会,便以保护教友为名,派英人郭、莫、邵等先后 进入陕西,在三原福音村建立了浸礼会在陕西的第一所教会。之后又由乡入城,在三原县东关油坊道 购买土地,建立教堂。他们在西安城东关长乐坊东新巷内建立了第一座基督新教教堂,他们也是第一 批进入西安市传新教的洋教士。此后,其他基督新教各派均派英美教士相继而来。自19世纪中叶起, 先后有20个左右的基督新教传教会进入陕西传教,其中以英国浸礼会势力最大。 二、早期基督新教在陕西办学情况 历经了秦、汉、唐等朝代的辉煌繁荣后的陕西,到了清末民初时,己不再是屮国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各个方面发展逐渐落伍,这也包括了文化教育事业。当时的陕西学校数量少,文盲人数多, 教育事业一片荒芜。据民国初候补知事朱纶焕致省长李根源(1879-1965)的呈文屮透露,号称当时 文化中心的西安“仅设中学两所,他无所见。高等小学甦国民学校亦寥若晨星。西安如此,外县情况 更差,大部分县份仅有小学一二所,设中学者屈指可数”。这是基督教在陕办学Z前陕西教育事业的 情况。随着教会教育的出现,情况终于有了改变,虽然数目依然有限,但它们却是陕西近代初等教育 的先驱。 基督新教很重视兴办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稍大一点的教会都办有学校。据《中华归主——中国 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1903-1911年的8年中,教会在西安设立小学6所,中学2所。 其中浸礼会在陕西开办的学校最多,浸礼会信徒屮有文化的人也最多。 传教初期,传教士兴办学校的目的或许仅仅是为了传播福音,为传教事业开辟道路,然而随着 工商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多的因索促使着教会学校在华数量的迅速增加。这时期的教会 学校包括:神学校、小学、中学、职业技术学校、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