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性思维-浙江传媒学院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调性思维-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第21卷  第6期 浙 江 传 媒 学 院 学 报 Vol.21  No.6 2014 年12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December  2014 从 《朝景》 的调性技法看 “调性思维” 的艺术表现功能 张少飞  杨宏伟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格里格管弦乐作品的代表作——— 《 〈培尔 ·金特〉 第一组曲》 第一乐章 《朝 景》 ———进行以 “调性技法” 为主的分析、 研究, 证明其调性运动的 “整体布局” 和 “转换细节”, 同样 具有明确的 “为音乐内容服务” 的艺术表现意图。 继而指出, “调性思维” 作为极为重要的音乐基本表现 手段之一, 应当得到业界的相应重视; 并对其作用、 宗旨和实现等, 做出了适当的总结与阐释。 关键词: 《 〈培尔·金特〉 第一组曲》 第一乐章 《朝景》; 调性技法; 调性思维; 艺术表现功能 作者简介: 张少飞, 男, 副教授, 文学博士。 (浙江传媒学院  音乐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杨宏伟, 女, 副教授, 文学学士。 (浙江传媒学院  音乐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 - - 中图分类号: J6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6552 (2014) 06 0115 06 若仅从创作技术的单一角度而言, 艺术音乐创作的实质或可概括为: “对旋律, 节奏、 节拍与速 ① 度, 调式、 调性与和声, 音区、 音强与音色, 演奏法和织体等表现手段要素, 进行精心构思、 巧妙设 计、 合理选择和协调安排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然而, 业界对上述表现手段的研究和关注程度, 却存在 明显差异———以 “四大件” 为核心的 “作曲技术理论”, 已对和声、 复调、 配器和曲式等创作技术及其 思维观念, 进行了颇为精深的研究与阐释; 而对调性布局及其运动规律的提炼与总结, 却有待进一步 深入与提高。 因为, 调性的选择、 安排、 布局和运动等, 也是音乐创作中极为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之 一———正如前辈专家所言, “在音乐作品中, 有很多转调都明显地体现了作曲家的艺术意图, 通过分析 [1] 研究, 我们是可以找出和理解这种意图的……”。 而这种运用多个调式、 调性及其变换、 发展, 来为 作品的表现内容服务的创作手法, 则可称为 “调性思维”。 一、 调性思维 笔者掌握的资料中, 对 “调性思维” 概念做出的较为精准的定义是, “利用各种调式、 调性的色彩 [2] 变化和调性升降变化, 以实现一定的表现目的的思维……” “利用和声与调性的绝对值, 在相对的关 系中, 求得内容所需要的力度和色彩效果, 需要从整体布局来考虑, 这才谈得到真正是在进行 ‘和声 思维’ 与 ‘调性思维’。”[2](26) 所以, 本文在上述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 对 “调性思维” 的概念做出如下定义: “调性思维”, 基金项目:2014 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 《从 〈朝景〉 的调性技法看 “调性思维” 的艺术表现功能》 (2014B080) 研究成果。 ① 业界专家对这一问题的见解稍有差异———吴祖强先生认为, 音乐表现手段可分为 “基本表现手段” 和 “整体性表现手段” 两类; 继而指出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包括曲调线, 调式、 和声、 调性, 节奏, 节拍, 速度, 音区, 音强, 音色, 演奏 (唱) 法和 织体等10 种不同要素; 音乐的整体性表现手段即作品的曲式结构。 茅原先生亦对音乐表现手段做出了 “基本表现手段” 和 “整 体性表现手段”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