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对社会变化的地理展望:道奇肖恩(1998)提供了对不同空间社会变化的评述。当以时间看待社会变化时,他同许多地理学家认为在社会变化程度“加速”的地方都会出现根本性的破坏,工业革命就是经典案例。两种社会关系格局(如前工业化社会和工业化社会)之间存在着破坏性的时间分野。 2、时间形态学            现代性状态一般是以要求不断转变的社会压力来定义的,就像“不断分裂与更新挣扎与矛盾、模棱两可与极度痛苦的大漩涡”。(伯曼,1982)人们参与转变的过程,控制转变变成为规划的任务,规划是侧重于时间的现代活动的原型。            20世纪某些时段,一些大规划至少在一个时期内取得了成功,如城市规划、凯恩斯经济规划、军工联合体军事规划等。事实上,这些规划都经过修正而变成灵活版本,意味着对转变的控制减少,可见现代性太过复杂,是不能被规划的。所有规划都为某段时间所确定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办法,但是现代性是长期的转变,因此,规划被谴责为解决昨天的问题。上世纪五十年代许多穷国被怂恿去模仿富国发展模式而进行各种“发展规划”,是个及其失败的例子。规划失败表明现代性不能挤压在受控的时段之内。另一个例子属于不声不响的转变模式——郊区的兴起,十足美国领导的社会转变过程,代表了一种在世界系统分析中被成为美国霸权周期的元素。 遭受现代化冲击的非洲原始部落 美国城市大面积郊区化 3、全球化——时间与空间概念如何联系到一起的经典案例  (1)全球化思想已经主宰了人文地理学内外的思考:它造成了时间与空间之间关系的另一种变化(信息瞬间传遍全球),是否标志着“地理学的终结”,或是指向新地理学的起点? (今天存在着全球性的流,使社会实践能够超越远距离进行:有了电子技术,空间连续性和时间上的同步性就自然分开了——卡斯特尔斯,1996)  (2)美国霸权这个盟主把我们引向高消费,但问题是这样能延续吗?地球是否大到足以支持永远增长而永无休止的高消费?人文地理学和社会科学的时间终究会还原为一个世代间的社会公正问题。 三、地方 1、地方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有三种主要的含义(阿格纽,1987):  (1)作地方讲——是地球表面上的某个地点; (2)作地方意识讲——是人们对地方的主观感受,包括地方在个人和团体中的作用; (3)作场所讲——是人们的日常活动和交往的背景和场所。  2、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与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均反对理论地理学(计量空间科学)的去地方化,但两者仍有对峙表现:前者执着于全球化的社会经济过程,后者关注地方化的各种不同的地方的感受和行为。 3、超越二元论的地理学家的反思:尊重地方之间的差异,承认地方之间的全球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正在加强。地方被看成是独特的,而不是单一的。这种反思使得人文地理学家不再把地方比喻为“马赛克”,而是将其比喻成“切换点”和“节点”的新概念。不同的地方用了不同程度的力量插在不同的全球性背景,因此全球化下地方之间能够保持差异(如莫斯科的麦当劳)。 4、地方性和非地方性事件和关系的交织  (1)全球本土化身份:即使是地方身份也完全处于全球化的相互依赖的网络中(米歇尔,2000)。全球化进程导致地方的变化,人文地理学家证明了很多“本地性”的,“纯地方性”的身份,其实是“本地以外”的。如欧洲的种族骚乱、现代旅游者、跨国社区等等。当今世界很多地方,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身份很少是“马赛克”意义上的本地性的了。  (2)与全球性相关联和相互依赖相伴的是不平等和不均衡的发展,而不是同质化(如埃塞俄比亚的大饥荒)。人文地理学家努力探索:地方性行动不仅要对抗全球性压力,而且也要反作用于它。或起码是,“地方的世界”与“全球的世界”的相互作用? 四、尺度 1、尺度究竟是将世界加以分类和条理化的一种思想工具,还是贯穿于政治和经济过程积极创造出来的真实事物(作为物质社会的产物确实存在),反映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地理学家理解世界的不同认识论。  2、全球性和本土性的实体地位 (1)对于那些从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中获得灵感的人来说,“全球性”经常被定义成以地球的地质边界为限,“本土性”被看成是用来理解比“区域性”尺度还小的地理范围所发生的过程和实践活动时的空间分辨方法。  (2)对马克思唯物主义者来说,地理尺度概念的关键在于理解尺度是斗争和妥协过程产生的社会产物。因此,所有这些尺度都是在各种社会行动主体的积极作用下才被创造出来的。因此,跨国公司必须积极地打造他们自己全球性尺度的运作方式,关键问题是考证社会行动主体是如何将自己变成全球性或本土性的——比如将自己植根于地方或扩张到全球的。  (3)考克斯(1998)认为,全球性和本土性经常不断地被社会行动主体重塑。这就使我们不仅能够考虑一个公司或政治组织如何试图“走向全球”去结交那些在本地依赖空间中所没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ES行业MES解决方案.doc VIP
- 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VIP
- 开源MES/免费mes/开源mes 生产管理流程.docx VIP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docx VIP
- 电机制造业mes,mes生产管理系统,电机mes.docx VIP
- MES开发与应用课件:MES系统的介绍.pptx VIP
-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自主招生数学试卷.pdf VIP
-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docx VIP
- 2025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湖南省视频信访系统建设标准规范.doc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