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科技公司管理職能模型之建立— 以 X 公司為例
童小洋
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研究生
鄭晉昌
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
壹、緒論
台灣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從勞力密集產業為主的經濟,發展成以高科技產
業與服務業產業為主的經濟,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更準備進入以知識密集產業為
主的知識經濟。目前一般認為,未來二、三十年的明星產業,諸如微電子、生物科
技、電傳視訊、電腦軟硬體、無線通訊等,均屬腦力(brain power)產業(黃同圳,2002) 。
也就是說,目前工作者在工作上專業知識需求比重越來越高,運用體力從事業務性
質工作的機會越來越少,進而成為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 。絕大多數人目前
所從事的工作內容已經全然反應當前知識經濟的特性,即是有越來越多的人需要不
斷的消費資訊以及從事與知識活動相關的工作,知識工作者佔企業組織中的人數比
例日漸增加。這些知識工作者具備專業、自主性高、講求工作的環境品質、重視個
人的生涯規劃。如何將知識工作者的專業妥善發揮,將個人的智慧轉化為企業組織
的經營資財,將會是未來企業組織所面臨「人」的管理中的最主要課題(鄭晉昌,
2002)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2000)也提到,提高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是二十一
世紀管理最大的挑戰,而優秀的知識工作者更是各企業組織積極找尋的對象。
因此,隨著知識工作型的競爭時代來臨,企業的人力資源素質必須不斷的提升,
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必須透過更新人員所擁有的知識、技術與能力,才能足以讓組
織具有競爭和創新的能耐,而職能(competency)的確認與發展、職能模型(competency
model)的建立正契合了此長期的需求,使人員在職涯路徑上所須具備的相關知識、
1
技術與能力,能夠長期且有系統的加以訓練與發展(林文政,2001) 。尤其,在高科
技產業激烈的競爭態勢中,高素質的員工是一項重要的關鍵成功要素。因此,在一
向注重員工訓練發展的高科技產業中 ,「職能」基礎的訓練發展計畫格外受到重視。
由於個案公司在高科技產業中目前正面臨快速成長的階段,故為了進行有效率
的組織管理、增進組織績效 ,並有效推動組織變革及發展,遂規劃此專案計畫 。個
案公司相信員工的能力,是其競爭上的一大優勢,所以為了要促使員工維持並發展
卓越的工作能力,以因應公司目前和未來的需求,就必須藉由「職能」的導入,使
員工能力與工作內容相結合。因此個案公司與外部專業顧問合作,針對公司內課級
主管以上之管理人員 ,發展個案公司管理人員之管理職能模式。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於確認個案公司管理人員之管理職能構面,並且藉由管理職
能構面的確定,發展各構面的行為層級。接下來再利用客觀的評核方式─360 度回
饋,建立管理職能模式,提供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相關的資訊,以協助企業在招募甄
選、人才評鑑、績效管理及訓練發展上有效管理員工,來提升組織競爭力,強化競
爭優勢。此外,本研究之 360 度管理職能評鑑將會系統化、電腦化,以減少時間以
及人力成本,增加評鑑的效率。
貳、文獻探討
一、職能的定義與內容
1920 年代,美國普林斯頓大學Brigham 教授主張員工之工作成效的好壞,主要
是由於工作者先天智力的高低來決定。因此,從前許多企業在甄選員工時,多利用
智力測驗的高低來作為篩選或晉升人才的標準。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工作型態的
轉變,到了1970 年代初期,哈佛大學McClelland 教授對卓越的工作者做了一連串
的研究,發現智力並不是決定工作績效好壞的唯一因素。他找出一些帶來卓越績效
行為背後的因素,例如︰態度、認知、以及個人特質… … 等等,稱之為「competency」
(McClelland ,1973),也就是本研究所稱之「職能」,以別於從前以「智力」作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