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NICU消毒隔离制度
一、新生儿病室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布局与管理
1、新生儿无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m2,床间距不小于1m。监护病房由抢救单位组成,一个抢救单位包括一个抢救床位、一套重症监护仪器设备。
2、病室分为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普通病室、隔离室、治疗室等,辅助区包括入院处置室、配奶室、新生儿洗澡间、污物处理间、清洗消毒间、更衣室、工作人员休息室、卫生间等。
3、配奶间有操作台、配奶用具、开水器等。
4、新生儿洗澡间设有热水器、室温控制设施、护理车、婴儿磅、婴儿沐浴用品。
5、病室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保持空气新鲜,室温恒定在24~26℃,相对湿度55%~65%。
6、病室设有温箱、辐射式抢救台、蓝光治疗仪、空调装置、各种型号呼吸机、中心吸氧/吸痰装置、氧浓度监测仪、超声雾化器、胆红素皮测仪、微泵、微量血糖仪、监护仪、新生儿复苏囊、面罩及气管导管等仪器及急救药物等。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病房入口处应设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作人员入室前严格洗手、更衣、换鞋。
2、病房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手卫生设施,洗手设施为非手触式,每个床旁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3、新生儿区/NICU病房实施封闭式管理,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内。
4、家属探视时不进入病房,经走道的探视窗口探视,特殊情况需进入病房时须穿隔离衣,洗手或消毒手才再进入病房。
5、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6、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每月由院感科工作人员对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奶瓶奶嘴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与整改。
三、本科消毒隔离措施
病室每天3:00~4:00、18:00~19:00开窗通风。
2、监护室、隔离室、沐浴室、配奶室每天5:00~7:00、12:00~14:00、20:00~22:00使用空气消毒机消毒,治疗室、处置室、接待室每天2:00~2:35、12:00~12:35紫外线消毒,每月对空气消毒机进行清洁维护并进行效果评价。中央空调的进、出风口每月定时清洗、消毒,以避免空气污染。
3、氧气湿化瓶、呼吸机湿化瓶、温箱湿化液使用灭菌蒸馏水,并每天更换。呼吸机管路每周更换一次。
4、暖箱和蓝光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一消毒,长期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每周更换箱体。抢救台、婴儿床每天用清水擦拭一次,如有污染及时清洁,出院、转科(院)、死亡等离开以后,应及时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5、使用后的奶瓶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后送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每月定期清洁消毒一次。
6、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听诊器、浴巾。
7、新生儿使用的衣物采用高压灭菌,枕套、床单、被套每周更换二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8、抢救车、病历车,病历夹每周清洁一次。
9、仪器表面、冰箱每月清洁一次。污染后及时清理。
10、窗帘每3个月清洗一次。
11、地面每天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2次,当地面被病原菌污染时,使用消毒剂消毒。
12、垃圾按生活垃圾、医疗垃圾、锐器分类放置,每天7:00、14:00由清洁工清理。
13、清洁用具,包括拖把、抹布等,必须分区使用,并有明显标记。
14、其他用品及物体表面,包括治疗台、治疗车、电脑台等,每天用清洁湿抹布擦拭,当表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使用500mg/L(1:100)含氯消毒剂擦拭,电话机、电脑键盘、鼠标等,定时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