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 数字地形分析-2 四、水文分析 过去的二十多年来,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通过数字地形分析技术从各种结构的DEM中提取流域河网和分水线两大地貌特征,因为这两大地貌特征是流域水文模型的主要参数; 目前许多基于格网数据结构的GIS系统都有水文建模的功能,如:Arc/info -GRID系统和GRASS系统,可以进行空间任何地点的水流流向分析,计算上游集水区面积,生成流域河网,进行流域分割以及其它水文建模分析。 1、基本水文概念 集水流域(drainage,basin,watershed,catchment):是指水流及其他物质流向出口的过程中所流经的地区; 集水出口(outlet):是指水流离开流域的点,该点是集水流域边界上的最低点。 子流域(subbasin):是更大的集水流域网状结构的一部分。 流域边界(basin boundary):两集水流域的相邻边界,也称分水岭或集水流域边界。 流域河网(network):水流到达出口所流经的网络; 1、基本水文概念 2、水文分析目的 从DEM中快速提取流域河网、流域界限、进行子流域分割等操作; 进行流路长度、流域坡度、坡长、子流域面积等水文属性计算; 为分布式流域建模奠定基础; 3、水文基本因子计算 对水文分析来说,关键在于确定地表的物理特征,然后在此特征上再现水流的流动过程,最终完成水文分析的过程。 为达到提取地形形态的目的,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既使用邻域技术又使用可称之为区域生长过程的空间迭代技术的算法,这些算法提供了从DEM中提取集水流域、地表水流路径以及排水网络等形态特征的能力。 3、水文基本因子计算 基于栅格的地形分析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一般采用了O’Callaghan和Mark的坡面流模拟方法,Jense和Domingue(1988)、Martz和De Jong (1988)、Garbrecht (1997)在此基础上做了改进,这种算法一般称之为D8(Deterministic eight-neighbours)算法; (一)D8算法——流程图 (二) 无洼地DEM的生成(填洼处理) 地形洼地是区域地形的集水区域,洼地底点(谷底点)的高程通常小于其相邻近点(至少8个邻域点)的高程; 对原始DEM先进行水流方向矩阵的计算,将结果矩阵中方向值满足下列条件的格网点作为洼地点: ①格网点的方向值为负值; ②八邻域格网点对的水流方向互相指向对方 (二) 无洼地DEM的生成(填洼处理) 自然地形进行分析不难知道,地形洼地一般有三种,分别是单点洼地、独立洼地和复合洼地,对于这三种洼地区域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填平。 A.单格网洼地的填平方法 单格网洼地是指数字地面高程模型中的某一点的八邻域点的高程都大于该点的高程,并且该点的八邻域点至少有一个点是该洼地区域的边缘点(即洼地区域集水流域的出口);可直接赋以其邻域格网中的最小高程值或邻域格网高程的平均值加以填平; B.独立洼地区域的填平方法 独立洼地区域是指洼地区域内只有一个底点,并且该点的八邻域点中没有一个是该洼地区域的边缘点; 首先以谷底点为起点,按流水的反方向采用区域增长算法,找出独立洼地区域的边界线,即水流流向该谷底点的区域边界线。在该洼地区域的边缘上找出其高程最小的点,即该独立洼地区域的集水流出点,将独立洼地区域内的高程值低于该点高程值的所有点的高程用该点的高程代替,这样实现了独立洼地区域的填平。 C.复合洼地区域的填平方法 复合洼地区域是指洼地区域中有多个谷点,且各个谷底点所构成的洼地区域相互邻接,复合洼地区域是地形洼地区域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C.复合洼地区域的填平方法 首先以复合洼地区域的各个谷底点为起点,按水流的反方向应用区域增长算法,找出各个谷底点所在的洼地边缘和它们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个谷底点所在洼地的集水出水口所在的点位。找出出水口的高程最小的洼地区域,并将该区域内高程值低于该点的高程用该出水口的高程值代替。利用同样的思想依次对各个谷底点所构成的洼地区域进行填平,最后可将整个复合洼地区域填平。 (三) 水流方向矩阵的计算 B.判断指标(距离权落差) 距离权落差按下式计算,对角方向距离D为sqrt(2)×格网尺寸,其它方向D为格网尺寸 C. 确定水流方向步骤 1) 对所有DEM 边缘的格网,赋以指向边缘的方向值;(可增加判断流向内部格网) 2) 计算中心格网对8 个邻域网的距离权落差值; 3) 确定具有最大落差值的格网;(分以下几种情况分别处理) 如果最大落差0,则赋负值; 如果最大落差≥0,赋最大值方向编码; 如果最大落差>0,有一个以上最大值,按逻辑判断作为流向编码; 如果最大落差=0,则0值对应的方向值相加,作为其方向代码; 4) 对没有赋以负值或水流方向值为1,2,4,…,128,的格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