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pdf

200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 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说 明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共有五个部分,140 道题,总时限为 120 分钟。各部分不分别计时, 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答题时参考以分配时间。 1.请在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涂写准考号、科目代码“1”。 2.题目就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涂写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严禁 折叠答题卡。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考生方可答题;答题不得使用计算器。监考人员宣布考试 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笔,并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无误 后,方可离开考场。 4.本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抄录、复制题本内容,不得截留 或藏匿题本。凡违反者,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 任。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30 题,参考时限20 分钟) 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 出一个来完成陈述。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满足陈 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1. “运动”这个词,两个字都含有一个“云”,而且,“云”开始“走”了就是“运”,“云” 跟“力”挨在一起就“动”了。“动”是云朵的自然状态,所以歌唱“天边飘过一朵故乡的 云”云一直在“动”,到了一定程度,它们就爆发出“力”量,即使这一秒是晴天,下一秒 也要突降下大雨,这样的解释肯定贻笑大方,但“运动”确实能积蓄力量。“每天锻炼一小 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三者之间是递进关系,更是因果关系。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是( ) A.运动名词解释 B.运动的意义和作用 C.运动就是这样充满了魅力 D.运动、健康、幸福之间的关系 1.【答案】B 。解析:材料通过说文解字的方法,引出了“运动”的“积蓄力量”的功 能,从“‘运动’确实能积蓄力量”即可看出。其后关于运动、健康和幸福之间的论断,更 是佐证了这一说法。 2. “情趣”的“趣”字初一看,说的是兴趣爱好。然而,《列子·汤问》云:“曲每奏, 钟子期辄穷其趣。”说的是古人奏乐,每奏一个曲子,都要将内心志趣体现出来。古人又说: “但是识琴中曲趣,何劳弦上声。”显然,这“趣”字就是志趣,“志”与“趣”本可以互联 在一起。有什么样的情志,就有什么样的情趣。《辞海》里说,“趣”者“取”也,即有取舍 的意思与包含的意思在其中。还有“趋向和舍弃,进取和退止”的意思,人原本生活在两个 世界之中,一个是物欲的世界,一个是意义的世界。情趣,也就是怀一个以人为本的心“情”, “趣”(去)一个和谐世界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人的健康情趣从哪里来 B.低落的情志当然也就养成低浊的情趣 C.人的健康情趣,也是一种价值的取舍 D.志当存高远,高远的情志培植高洁的情趣 2 .【答案】A 。解析:段首的“初一看”和紧随其后一个“然而”,意在说明“情趣” 的真正内涵并非是“兴趣爱好”。从后文看出,古人对情趣的理解,远在“兴趣爱好”之上, 取而代之的,是“志趣”、“进取”等高尚的内容。A 项最全面。选项 D 是干扰项,但文中 没有体现“志当存高远”的内容。 3.古人种植的时候需要雨水,行船的时候需要有风,水和风能够按照季节准时而至,古 人便把这种自然现象和秩序叫做“信”,有了“信”,人们才能进行生产劳动,才能正常生活。 所以,他们总是诚心诚意地祈求上天或神仙来保佑,以便得到准确、实在的“信”。后来, 人们认识到人类自身也需要这种信。而人之信需要由“诚”来保证,来实现。“诚”为人内 心的一种度,信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与“信”是一体两面。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诚信的由来 B.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诚信 C.对“诚”与“信”的继承 D.一体两面的“诚”与“信” 3 .【答案】A 。解析:材料先从古人的生产生活角度谈及“信”的来源,然后从“诚” 与“信”的关系角度引出“诚信”,说明了诚信的由来。选项B 是干扰项,但其中的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