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报告书.doc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报告书.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编辑版 Word完美格式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夯实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教研组 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升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学生人格品位的方法和途径,这是我们永远的目标。开展经典作品阅读,让学生走近经典、阅读经典,确是一条很好的“捷径”。而且,新课程下的语文课改(包括中考试题命题)也很重视学生的阅读和积累,因此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内外阅读量: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积极倡导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心理学研究发现,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不仅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大师,而且出现了许多宏篇巨著和艺术精品。这些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经典小说名著和现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瑰丽的奇葩。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在学生中开展课外经典作品阅读,让他们自小就扎根于祖国的文化传统之中,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在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培养美好的思想情操,提升良好的文学素养,健全人格的发育。 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我校在几年前就针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而窄”,开设“自由阅读”课,并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背诵作为考查内容。面对新课标的实施,尤其是新形势下的中考命题改革趋势,考查内容大多侧重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课外积累,我们应重新审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所处的位置,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才能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 二、关键词概念的界定 1、经典作品: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古典名著和现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 2、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拓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三、研究目标 1、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点燃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通过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阅读、能阅读,从而拓宽视野,增加知识信息量,亲近母语,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丰厚语文积累,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研究,使教师形成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养成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亲历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多重对话,初步构建集字词句积累、阅读理解、情感体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多维一体的语文发展体系。指导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给予学生展示课外阅读的舞台,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3、通过校本研究,构建学习化教师团队,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主动成为行动研究者,研究并形成一定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促进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专业成长。 四、研究内容 (一)研究如何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 1、辨别阅读内容的是非,培养学生自觉抵制虚伪丑恶的能力; 2、辨别阅读内容的优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读物,培养学生把握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 4、选择阅读的重点,培养学生果断筛选,提炼重点的能力。 (二)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1、根据阅读不同的读物,指导学生灵活掌握“三读法” (1)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

文档评论(0)

xiang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