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总体规划培训课程
第五章 城市总体规划 学习目的与关键概念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了解到城市性质的确定与划分、城市性质的动态性、城市规模的分布、城市布局的组织、城市发展方针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和成果要求。 关键概念:城市性质 城市规模 位序—规模率 城市发展方针 第一节 城市性质 一、城市性质的概念 二、城市性质的确定 三、城市性质的划分 四、城市性质的演变——以上海为例 一、城市性质的概念 城市性质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概括,是城市发展的总纲,对城市发展方向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具体来看,城市性质是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到的作用,是指城市在全国城市网络中的分工和职能。一个城市有好几个职能,而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体现。 二、城市性质的确定 一方面是从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职能方面去认识,即一个城市在国家或者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其城市性质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密切相关的区域规划规定了区域内城镇的合理分布以及城市的职能分工,这也是分析城市性质的重要依据。 另一方面,城市性质之确定可以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中去认识。城市所在区域的历史情况、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现状特点以及建设方针等要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性质。 三、城市性质的划分 (一)工业城市 以工矿业为主,工业用地及对外交通运输用地占有较大的比重。这类城市又可分为两类: (1)多种工业的城市:如株洲、沈阳、常州、黄石。 (2)单一工业为主的城市: ①石油化工城市,如大庆、东营、玉门、茂名市。 ②森林工业城市,如伊春市、牙克石市等。 ③矿业城市(采掘工业城市),如抚顺、淮南、六枝等。 ④钢铁工业城市,如鞍山、攀枝花等。 三、城市性质的划分 (二)交通港口城市 这类城市往往是由于对外交通运输发展起来的,交通运输用地在城市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1)铁路枢纽城市:如徐州、鹰潭、襄樊市。 (2)海港:如塘沽、湛江、大连、秦皇岛市。 (3)内河港埠城市:如宜昌、九江市。 (4)水陆交通枢纽城市:如上海、武汉。 (三)各级中心城市 一般都是省城及专区所在地,是省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教、科研中心。全国性的中心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性的中心城市主要是省会、自治区首府等。 三、城市性质的划分 (四)县城 这类城市是联系广大农村的纽带,是工农业物资的集散地,其工业多为利用农副产品加工和为农业服务的工业。这类城市在中国城市之中数量最多,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五)特殊职能的城市 其特殊性表现在其职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具体可以划分为: (1)革命纪念性城市:如延安、遵义、井冈山茨坪镇等; (2)风景游览、休疗养为主的城市:如青岛、桂林、苏州、敦煌、北戴河、黄山市、泰安市等; (3)边防城市:如二连、黑河、凭祥等; (4)经济特区城市:如深圳、珠海、厦门等。 四、城市性质的演变——以上海为例 1986年国务院对当时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指出:“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和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应当更好为全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还应当把上海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央把促进上海崛起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作为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要求“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四、城市性质的演变——以上海为例 当前新一轮总体规划将上海的城市性质表述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逐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中心城市之一和国家航运中心之一。体现了中央对上海的要求和对上海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需要。 新一轮总体规划对上海城市性质的改变,第一次没有把工业作为城市的主导职能,表明上海城市发展战略将会发生重大调整,城市发展的重心将由第二产业工业转向第三产业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 第二节 城市规模 一、城市规模的概念 二、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的意义 三、城市的规模等级 四、位序—规模法则(rank-size rule) 一、城市规模的概念 城市规模一般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是指在一定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和用地所达到(或需要控制)的数量。由于用地规模取决于人口规模,所以城市规划中需要估计远景及近期的城市人口规模。 (1)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 (2)大城市:50万~100万人; (3)中等城市: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单螺杆空气压缩机说明书2012版浪潮.pdf
- 《音乐赏析》课件第二节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ppt
- 2025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0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景区观光车及驾驶员配备工作指南.docx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课(ppt).pptx VIP
- 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经典好题专项(反比例函数)练习(附答案).pdf
- 09年三明数学中考试题.doc VIP
- 【66安全文库】201高危行业(化工、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应知应会手册.docx
- 中考数学及格冲刺1.doc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五级)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综合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