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子能共同体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标要求 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 欧洲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振兴 美国受到挑战 苏联缓慢发展 实力迅速上升 实力相对下降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欧洲的联合 1.原因 材料1:二战后,丘吉尔说:“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经济衰败、瘟疫横行。”欧洲的联合,将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 材料2:二战后的西欧,政治上面临来自东方苏联的威胁,以及来自西方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认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成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经济: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本原因) 政治:美苏争霸损害欧洲的地位和安全 材料3:实现欧洲各国的联合,建立统一的欧洲,这是欧洲早已存在的一种思潮。近代欧洲历史上众多学者,如伏尔泰、康德、雨果等也都主张欧洲统一的理念。 思想: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材料4:从814年至1945年1100年间,法德之间,几乎每隔15年就打一仗。1963年,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签署了法德合作条约,实现了法德两国历史性的和解。以这个条约为基础,法德两国组成了推动欧洲联合的“发动机”。 直接因素:法德和解 奔驰发展史(节选自1950-2000段) 自① 年起奔驰的炼钢成本大大削减,业务主管告诉我来自法 国、意大利等国的煤钢改变了单一的国内供应情况,我们与法国再也打不起仗了。 欧洲煤钢共同体 在与E E C大量谈判之后,业务主管在 ② 年争得一笔特殊的大订单----欧洲原子能机构钢制构件。 在③年大奔业务量也随着三位一体的建立日益扩展,与盟国在科技上的共享合作让大奔跑得越来越快、安全。 一直对我们抱有敌意的英国在 ④ 年也hold不住了,不得不加入我们的组织。在那里借着关税同盟的光我们大肆开拓市场。 1951 经济共同体、 原子能共同体 1958 欧共体 1967 1973 欧共体的成立 (1967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91年12月11日,通过《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11月1日,条约生效,欧盟诞生。 2.过程 欧盟诞生: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 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1967年 【成员】27国 【人口】 5.011亿 (2010年) 【面积】 433万平方公里 【国内生产总值】16.28万亿美元(2010年,按当前价格计算) A.对内:大大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例如:关税同盟,商品自由流通;共同的农业政策;欧洲货币体系等 B.对外: ①经济上西欧在成为美国的对手, ②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政策,使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③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3.影响(P123) 战后的日本 日本新干线电车 繁华的东京银座商业区 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①美国经济支援 ②民主化改革 ⑤朝鲜战争的军事订货刺激经济 ③重视科技教育事业 ④制定国家经济计划 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课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居世界首位,日本引进技术的模式是:“一号机组进口,二号机组国产”。 2.成就 ①1955年战后经济恢复大体完成,超过战前水平 ②1956——1973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①日本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②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 ③冲击美苏两极格局,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⒊影响: 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日 法 英 德 意 三足鼎立 战后初期 60、70年代 资本主义阵营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第 * 页 埃及总统 纳赛尔 印度总理 尼赫鲁 不结盟运动发起人 南斯拉夫 总统铁托 “二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 非洲独立进程图 三.不结盟运动 1.背景 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国家独立; ②美苏争霸威胁到新兴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标志: 发展: 宗旨: 2.形成 3.影响 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②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1961年,在南斯拉夫召开的贝尔格莱德会议 现有116个成员国,都为发展中国家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多种说法) 一.第一世界:资本主义阵营 第二世界:社会主义阵营 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 二.第一世界:美国、苏联 第二世界:西欧、东欧 第三世界:亚非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