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X年化妆品抽检报告-防晒、美白、祛斑产品问题多,露兰姬娜、丽一汀等最突出
XX年化妆品抽检报告:防晒、美白、祛斑产品问题多,露兰姬娜、丽一汀等最突出
从清洁、护理到美妆,每个精致女孩都是从梳妆台前的瓶瓶罐罐中开启全新的一天。 据一份调研数据显示,平均每个女性一天中使用的个人护理品达12种,它们大概包含168种成分。其中,许多成分能够深入皮肤真皮层,并留在人体内。但如果它们含有一些禁用成分或含量超标,将可能对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伤害。 《消费者报道》整理了XX年1月至2018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及地方食药监个护美妆类产品的抽检数据。其中,不合格批次达486批次,主要涉及面眼护理、身手护理、头发护理等3大类。 本刊分析发现: 1.个护美妆类的“不合格重灾区”集中在防晒、美白、祛斑、祛痘类功效型产品上。其中美白、祛斑、祛痘型产品不合格项主要是禁用物质的添加。 2.在不合格面膜产品中,有超过81%非法添加糖皮质激素,尤以氯倍他索丙酸酯为甚。 3.露兰姬娜、丽一汀、名蔻等品牌的不合格产品批次最多。 成分不符、添加禁用物质成美妆产品主要不合格项 在抽检涉及的精华液、润肤露、防晒霜、面膜、护手霜、洗发水等29类产品中,防晒、美白、祛斑、祛痘等4类功效型产品不合格的次数最多,达到了341次,占总不合格次数的67%。这些“问题大户”,也是历年不合格榜单上的“常驻将军”。 各类美妆产品的不合格项主要包括:成分标签资料不一致、添加禁用物质、防腐剂超标、微生物超标、重金属超标、PH值不符规定等7种类型。 其中,成分与标签资料不一致、添加禁用物质以及重金属超标排不合格项的前三,涉及该三项的产品不合格次数达到了459次,占总不合格次数的9成。 1.成分、标签及批件资料不一致 成分、标签资料不一致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批件名称与产品名称不一致,比如说产品瓶身名叫A,批件名称却显示为B。另一种是产品的实际检出成分与其所标示的成分不一致。一般出现在产品的功效成分上,比如防晒霜中的防晒剂,洗发水中的去屑剂等。很多大牌都因此而登上抽检不合格榜,譬如克丽丝汀?迪奥的红色1号城市防护防晒乳,就因未检出成分表上的二苯酮-3而上榜。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跟品牌的配方变更有关;另一方面,也有产品故意浑水摸鱼,擅自采用禁用成分,或者使用规定成分但浓度超标,可能对消费者产生一定危害。 2.添加禁用物质 禁用物质是指不能作为化妆品生产原料添加到化妆品中的物质。一般来说,那些被常用来非法添加的禁用物质,通常功效明显,但副作用较大。从抽检数据上看,禁用物质常被添加在面膜、美白霜、祛斑霜、祛痘霜等功效型产品中。 值得一提的是面膜,不合格面膜中超过81%为非法添加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号称“皮肤鸦片”,它能短时间内能帮助肌肤实现美白、嫩肤,但容易上瘾依赖,停用后加重皮肤过敏,出现红斑、丘疹等。此前央视就曾报道过“三无微商面膜”非法添加糖皮质激素导致消费者烂脸的情况。 洗发水、祛痘类产品则偏好添加抗生素类禁用物质,如甲硝唑、酮康唑、咪康唑、氯霉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等。抗生素成分在药物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来抗炎、杀菌,效果显著。但这类属处方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人体若长期接触含抗生素的化妆品,则易引起接触性皮炎、抗生素过敏等症状,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还可能导致中毒、过敏反应等。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其为化妆品中禁用物质。 非法添加禁用物质是美妆个护类产品最严重的质量问题之一。一经查出,除了召回不合格产品,对违法企业进行查处外,如涉嫌犯罪还会被移送司法机关。 本刊统计发现,触及“质量红线”和“法律红线”的不合格产品多为一些不知名或山寨品牌。因此本刊建议消费者在?买此类产品时,尽量选择有知名度的大品牌。 3.重金属超标 在化妆品中,重金属不可避免。譬如原料,或者在生产、包装过程中可能混入带有重金属的杂质。《规范》对重金属如铅、汞、砷、镉,都有明确的限值规定,如汞的限值为≤1mg / kg。只要在限值以下就没有安全性问题。 汞具有立竿见影的美白效果。一些企业会不惜违法在美白产品中大量添加。汞可通过皮肤吸收蓄积在体内,长期下来会引发慢性中毒,损害肾脏。抽检数据显示,在重金属超标的91批次产品中,全部为汞超标。 多数不合格产品汞超标由几倍到几千倍不等。但让人惊讶的是,一款名为“白肤宝白里透红2+1草本精华晚霜”的产品,汞含量达31751mg/kg,超出《规范》要求三万多倍! 虽然菌落总数超标出现的批次不算多,但涉及的化妆品种类范围最广,面膜、乳液、卸妆液、护手霜、洗发露等品类都有上榜。可见化妆品的卫生状况问题,依然需要企业自身的严格把控。消费者在购买时,除了需要避开有“前科”的品牌和已过期的产品外,在使用时也需注意监测肌肤状况,以免出现安全风险。 不合格产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