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三历史通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先秦至明清前期的政 治经济思想文化(共149张).ppt

2016年高三历史通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先秦至明清前期的政 治经济思想文化(共149张).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化:由允许私商经营转为国家垄断经营 特点:“抑商”制度化、法律化。 影响:打击和抑制了民间私人商业的发展。 据材料二、三,说明盐铁业的经营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汉代“抑商”政策有何特点?这对商业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 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在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 经济基础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中央集权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经济发展。 政治前提 地主阶级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需要中央集权维护其利益。 理论基础 法家思想尤其是韩非子的理论 历史背景 周王室衰微导致春秋战国大混乱的历史教训 地理原因 中国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促成其形成 (1)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可言,必须严格地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2)君主专制:皇权没有约束和监督,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3)官僚政治:官为君设,有浓厚的人治色彩,是专制主义的派生物。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 积极作用 政治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统一 经济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 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民族关系 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外交关系 有利于抵抗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 消极作用 政治 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妨碍了社会发展。 经济 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文化 文化专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阶段特征 经典例题 三、魏晋南北朝 (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曲折发展) 魏晋南北朝历史阶段特征: 政治:经历了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十六国与东晋对峙、南朝与北朝对峙,三省体制逐步形成,出现孝文帝改革,形成民族大融合趋势。 经济: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北方经济破坏与恢复,南方经济长足发展,商业水平低下。 文化:儒学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齐民要术》、灌钢法提高了农业与手工业技术,祖冲之的圆周率领先世界,王羲之的书法与顾恺之的绘画达到很高水平。 ——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3世纪至6世纪晚期) 封建国家的分裂,民族大融合,江南的开发 经济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日臻成熟。 《齐民要术》;发明灌钢法。 政治 长期分裂割据是基本格局,也孕育统一趋势(民族融合)。 九品中正制 。 文化 文艺::书法进入自觉发展阶段,楷书完善、草书成熟。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真正意义中国画形成,顾恺之《女史箴图》等。佛道盛行,科技发展。 时 间 三国——西晋 南:东晋——南朝 北:十六国——北朝 阶 段 特 征 总特征 封建国家的长期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政治 ①封建国家长期分裂,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②政权更替频繁; ③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④士族制度盛行,成为割据分裂的政治基础。 经济 ①北方经济几经破坏与恢复,延缓了发展的速度; ②江南经济较大发展,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 ③北魏开始出现均田制和租调制; ④士族庄园经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思想 文化 ①天文、地理、数学等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②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 ③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民族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008年广东高考)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⑴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分) 按人口分配土地 ⑵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 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 ⑶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4分) 溯源: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 影响: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阶段特征 知识梳理 经典例题 四、隋唐(鼎盛时期) (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隋唐(581-907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