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草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 文章概述了甘草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甘草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它们之间的异同,对甘草的药理作用从对消化系统,抗病毒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法了归纳总结。简单介绍了甘草目前临床应用现状,它被认为是安全五毒药品,在中药里号称“国老”,它的应用价值不仅在药理方面,并在食品、化妆等轻工业生产中不断兴起,因此,甘草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要用植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随着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开发的不断深入,甘草的研究还会不断向纵向发展。
关键词:甘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现状 综合开发利用
甘草 别名:甜草(东北、内蒙古),甜根子(陕西),生甘草(新疆),甜干草
1.概述
1.1甘草的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 80厘米,罕深1米。根茎圆柱状,多横走;主根甚长,粗长(大),外皮红棕色至暗红色或暗褐色。茎直立,稍带木质,被白色短毛及腺鳞或腺状毛。奇数羽状复叶,托叶披针形,早落;叶片长8~24厘米,小叶5~17厘米,小叶片窄长卵形,倒卵形或阔椭圆形至近圆形,两面被腺鳞及白毛,下面毛较密。总状花序腋生,较叶短,花密集。花萼钟状,萼齿5,花冠淡紫蓝色,长14~23毫米,雄蕊10,9枚基部连合,花丝长短不一,花药大小亦不等,子房无柄,荚果扁平,种子2~8,扁圆形或肾形,黑色光亮,花期6~7月,果期7~9月[1]
1.2地理分布
生于向阳干燥的棕钙土,含盐较少,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钙制草原,在河岸沙质生长良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区。[1]
甘草是豆科甘草属蝶形花亚科植物,该属植物在全世界分布有29种6变种,其中我国产有18种3变种[2]。原植物有3种,即乌拉儿甘草(G.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e Bat)、光果甘草(G.glabral),之后,由于环境和气候的变化,甘草出现了分化,形成了不同品种的甘草属,分别有:黄甘草、刺果甘草、粗毛甘草,随着人们对甘草的不断研究与深入,甘草中主要含有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类、生物碱和氨基酸等成分[3]。自古以来,甘草为我国传统的中药,并且我国是研究甘草最早的国家,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既有记载。其根及根茎为常用中药。甘草入药种类较多,素有“十药九草”之称,在传统的中药中被称为“国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证实甘草中含有多种可应用于药医、保健和营养作用的活性成分,并对药理作用有了更深的了解,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人们对甘草的认识和应用也在逐渐深入和广泛,它不仅应用与医药上而且也应用与食品、轻工业等方面,此外,甘草还具有防沙固沙、改良土壤等作用,人们也将应用于环境保护等方面,以防水土流失及改良生态环境,随着甘草的应用日益广泛,供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甘草的研究一直是广大工作者所热衷和关注的。本文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2.化学成分
2.1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研究
2.1.1黄酮类成分
前苏联学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着手甘草地上部分黄酮类成分的研究,有研究证明,已经发现了10大类160多种甘草黄酮类化合物,药效作用优于甘草甜素[4],董菁等对甘草叶中的黄酮类成分(总黄酮类)在体外诱导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C)及腹腔巨噬细胞(PEC)产生细胞素因子的作用进行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及对黄酮成分诱生因子的活性测定和中和实验证明:在一定浓度下,甘草叶中的黄酮类成分对BMC和PEC及L929细胞无直接毒性作用,但能诱导BMC和PEC产生具有杀伤作用的细胞毒因子[5]。迄今为止,已从甘草属地上部分分离得到59个黄铜类化合物和7个其他酚类化合物,以黄铜类最多,贾世山等概述了甘草属地上部分主要活性成分黄铜类化合物的种类、分布及种间成分的差异。从云南甘草中已经分离出了12种化合物[6],刺果甘草中分离得出42种化合物[7]。
国内外学者对甘草化学成分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早在60年代,原苏联学者从光果甘草叶中分离得到18个黄铜类化合物,后来,又发现了不同地区的甘草叶中所含的黄铜类成分的种类不同。80年代,苏联学者以原苏联产光果甘草地上部分的氯仿提取物中用硅胶柱层分析分离得到6个黄铜类化合物,1987年英Ingham 从欧甘草(光果甘草变种)叶中分离到4个黄铜类化合物。伊朗学者Afchar等从伊朗产变种光果甘草分离到5个黄铜类化合物,从果实中得到2个。1988年日本学者Fukui等以土耳其产的变种光果甘草中叶的甲醇提取液,用硅胶柱层分离得到2个,1989~1991年日本学者Toshio从我国黑龙江省产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的花期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为原料,用硅胶层析分离得到14个黄铜类化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论文--货币流动性过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
- 《(毕业论文)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doc
- 《电子银行业务营销之管见》-毕业论文·设计.doc
- 《(北京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_下载》.doc
- 《毕业论文“米修”甜品店CIS策划方案》.doc
- 1.5T超导磁共振励磁过程中防止失超的研究与设计-毕业论文.doc
- 22th铝锭连续铸造机堆垛系统夹具装置设计-毕业论文.doc
- 《毕业论文·设计_75+2×135+75m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验算及施工监控方案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
- 《2011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轴对称测试题华东师》.doc
- 《2013C1驾照考试科目一考试题库_下载》.doc
最近下载
- 南芯产品规格书SC8723.pdf VIP
- 2025年下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下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9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下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9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届中考数学中档及压轴题方法与技巧复习专题06:反比例函数模型与选填压轴(解析版).docx VIP
- 安全管理岗位竞聘汇报材料.pptx
- 第三版康复功能评定学第六章 言语-语言功能评定ppt课件.pptx VIP
- 物理学(第五版)祝之光习题解答(含自我检测题答案).pdf
- 2025省考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套题讲解.pdf VIP
- 行标《稀土冶炼生产废水处理回用技术规范》预审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