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国立成功大学环境工程学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本-国立成功大学环境工程学系.doc

第14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研討會 第一次論文徵稿通知 PAGE PAGE 1 (範本)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研討會摘要表 題目作者 題目 作者 內容 關鍵字 畜牧廢水及生活污水對河川臭味之影響 張三1、李四2、王五3 1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2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3成功大學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本研究主要探討鹽水溪及二仁溪臭味物質的種類及其特性,利用感官分析及化學分析法對河川水樣進行臭味種類、強度、臭味物質以及水質的關係進行探討。研究中首先建立常見臭味物質之分析技術,包括使用嗅覺層次分析法(Flavor Profile Analysis, FPA)對水樣的臭味種類及強度進行初步的鑑定,以及強制選擇分析法找出主要臭味物質之嗅覺閾值,再利用氣相質譜儀搭配固相微萃取法前處理的對臭味物質做更進一步的定性與定量,以及對於臭味物質之相對臭味強度做分析。研究中選定鹽水溪的安順排水以及竹園橋作為畜牧廢水代表採樣點,鹽水溪的北辰橋以及二仁溪的灣裡路211巷跨灣裡排水橋為生活污水的採樣點。在四次的採樣分析結果中顯示,河川中生活污水代表點最常存在的味道為臭水溝味,強度約介於5 到8 之間,其次為氨水味,強度介於3 到6 間;畜牧污水的採樣點常見的味道為糞便味/臭水溝味,強度約為6-12,顯示生活污水及畜牧污水進入河川水體中均可能會造成水中臭水溝味/糞便味的產生。臭味物質二甲基硫及二硫化碳、及Indole 均常出現於水體中,其中Indole 的出現通常伴隨著水中糞便味的產生,且Indole 和大腸桿菌群及還原性硫化物具有高度正相關,和懸浮固體呈正相關;根據文獻推論當Indole 存在時水中有受到糞便的污染。此外,研究中亦發現麝香味物質HHCB 可以做為家庭污水污染之指標化合物。 關鍵字:嗅覺層次分析法、氣相質譜儀、固相微萃取法、河川臭味 另外,細菌為維持細胞膜內外的濃度平衡也會釋放出一些微生物產物,但這部分產物一般濃度較低。該現象首先在純培養條件下觀察到[8 ,9] ,而後Parkin 和MacCarty 用活性污泥進行試驗觀察到同樣的現象[10]。釋放的產物濃度與溫度和活性污泥的濃度無關,但與活性污泥的種類有關。 3. 結果與討論 3.1 MTBE分析結果 圖1 SMP的生成 不同來源的污水生物處理出水的組成進行調研[13 ] ,發現SMP 所占比例與污水種類有關。如表2 所示,對於生活污水、食品廢水等可生化性較好的廢水,SMP 幾乎占出水COD 的100 %;而對於紡織印染廢水、含纖維素廢水等可生化性較差的廢水,SMP 在COD 中的比例則偏小些。 4. 結論 (1)發展化學分離和分析方法,對膜- 生物反應器中SMP 物質的組成進行鑒別。由於SMP 組成複雜,目前受測試手段的限制,還無法對SMP 中的化學組成進行全面而準確的鑒別。 (2)全面深入地開展SMP 生成特性的影響因素研究。 (3)深入認識SMP 對膜污染的影響和對微生物代謝的作用。人們已經意識到過高濃度的SMP會抑制微生物的活性並引起膜污染。但是,對其影響機制還缺乏探討。 參考文獻 [1 ] Chiemchaisri C., Wong Y. K., Urase T. and Yamamoto K. Organic stabilization and nitrogen removal in membrane separation bioreactor for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Wat. Sci. Tech., 1992,25(10):231-240. [2 ] Chiemchaisri C. and Yamamoto K. Performance of membrane separation bioreactor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for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J. Mem. Sci., 1994, 87(1-2): 119-129. [ 3 ] Kishino H., Ishida H., Iwabu H. and Nakano I. Domestic wastewater reuse using a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Desalination, 1996, 106, 115-119. [ 4 ] 汪誠文. 兩類膜- 生物反應器處理生活污水的實驗研究(博士學位論文) . 北京: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1996. [ 5 ] 桂萍. 一體式膜- 生物反應器汙水處理特性及膜污染機理研究(博士學位論文) . 北京: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 1999. [ 6] 陳有志,王銘棋,黃大林,連續回分式活性污泥法之應用操作與設計. 環

文档评论(0)

zhongshanm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