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科学研究生论坛-中国自然资源学会.DOC

资源科学研究生论坛-中国自然资源学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源科学研究生论坛-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附件1: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报名回执 姓 名 性 别 职 务 职 称 手 机 办公电话 工作单位 通信地址 邮编 是否会员 会员号 电子信箱 参 加 分 会 场 可以多选(请打√) 1:统筹城乡土地资源配置与整治( ) 2:西部干旱区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 3: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的科学应对能力( ) 4: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 5:资源环境信息与区域协调发展( ) 6:西部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 7: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 8:新疆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创新( ) 论坛1:资源开发战略与西部发展论坛( ) 论坛2:资源环境院长论坛——资源科学与工程建设( ) 论坛3:资源环境科技期刊论坛( ) 论坛4:第六届资源科学研究生论坛( ) 是否在分会场做报告 是 ( ) ;否 ( ) 是否提交论文摘要 是 ( ) ; 否 ( ) 提交分会场报告题目 提交论文摘要题目 是否参加优秀论文评奖 是 ( ) ;否 ( ) 是否提交论文全文 是 ( ) ; 否 ( ) 会议提供的住宿标准 (请打√) 入住时间: 7月____日_____时 退房时间: 7月_ _日_____时 选择提供的住宿标准:新疆组工大厦、亚馨大厦酒店 1、新疆组工大厦:豪华单间 400元/天( ); 豪华标间 400元/天( ) 行政标间 360元/天( );普通标间 200元/天( ) 普通标三人间260元/天( )。 2、亚馨大厦酒店:普通标间200元/天( ) 3、自行解决( ) 注:1、如选择标间,请注明合住或单独住 ( )我拟与其他代表合住一个房标间 ( )我拟单独预定一个标间 2、年会会场在新疆组工大厦6楼,亚馨大厦位于组工大厦对面。 是否参加考察 (请打√) ( ) 我选A线 ;( )我选B线 ;( )我选C线;( )我选D线 ( ) 我选E线 ;( )我选F线 ;( )我选G线;( )我不参加考察 请认真填写此表格,填写完毕发送至: HYPERLINK mailto:xjsnr@ xjsnr@;抄送至: HYPERLINK mailto:resci_forum2011@163.com resci_forum2011@163.com。 谢谢您对2011年年会工作的支持! 附件2:论文摘要格式 论文题目 作者 (××大学,北京 100101, HYPERLINK mailto:lsh123@163.com lsh123@163.com) 摘 要:(800-1000 字,五号宋体字,单倍行距) 关键词:(限6个以内) 附件3:论文全文格式 资源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探析 沈 镭1, 刘晓洁1,2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要:资源流研究是资源科学在新形势下需要重视的新的学术视角,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比较零散,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资源流的内涵体现在复杂性、动态性和时空性三个方面…… 关键词:资源流;物质流分析;工业代谢;环境效应;经济效应 1 引言 伴随资源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经济学、管理学和生态学特别是生态系统思想在资源科学研究领域得到了渗透,资源系统(或资源生态系统)逐渐成为资源科学研究的对象…… 2 资源流研究的相关理论 2.1 资源流的定义 “流(flow)”的学术思想最初来源于生态学,用来揭示生态系统各组分间相互作用的方向、强度和速率[1] …… 2.2 资源流的内涵 通过对资源流研究发现,资源流的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2.1复杂性 这里的资源不是简单的、狭义的资源,…… 2.2.2 动态性 动态性包括资源的动态性和流动过程的动态性两个方面。…… 表1 ××市××表 单位: 乡镇名称 统计值 调查值 I1××镇 14563 22815 I2××镇 27573 2797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成升魁,沈镭,闵庆文.资源科学研究的新视角[J].资源科学,2006,28(2):199~200 [2] 陶在朴.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的重量及面积观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Discussion on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esources Flow Studies SHEN Lei1, LIU Xiaojie1, 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Graduate Scho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