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从实物经济理论到货币经济理论的发展.pdf

第三节 从实物经济理论到货币经济理论的发展.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从实物经济理论到货 币经济理论的发展 西方货币理论曾经经历了从货币中性理论到 货币经济理论的演变过程,西方经济理论也 经历了从实物经济理论到货币经济理论的演 变过程。  一、古典学派的两分法和货币面纱论: 1  古典学派认为货币只是便利商品交换的工具,是实 际经济的外生变量,具有中性特质,即货币量并不 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  由于古典学派将统一的经济整体机械地分为实物方 面和货币方面,并将经济理论与货币理论截然分 开,因而形成了传统的“两分法”和 “货币面纱观” 。  据此而论,个别商品的相对价格决定于该商品的供 求关系,绝对物价则决定于货币的数量,故货币只 不过是覆盖于实物经济之上的一层“面纱” 。  由此看来,经济的长期发展完全是由实物部门决 定,因而政府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都是多余的,甚 至是有害的;货币政策的任务只是在于控制货币数 量,稳定物价水平,维持货币的购买力。 2 *1、传统货币数量说  是货币中性理论的典型代表。  主要观点是: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交易量 在长期中不受货币量变动的影响,所以货 币数量的增减只会引起各种商品价格同比 例的涨跌,即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升降, 而不会改变商品间的相对价格,因而也不 会对生产和就业产生任何影响。“所以一般 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就认为,货币数量说与 货币面纱观是分不开的。” 3 *2、萨伊定律 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的 “供给能自己创造需求”理论是中性论的支柱之一。  根据这一定律,人们出售某种商品所取得的货币收 入形成对其他商品的需求,任何一个卖者同时也必 然是买者。因此从整个经济来说,若总供给增加, 则总需求也必随之而增加。于是总供给恒等于总需 求,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发生的。  而货币只是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数量的变化 只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实际经济中出现的 暂时经济波动则是由货币因素之外的实物因素影响 的。换言之,货币对经济是中立的或中性的。 4 *3、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 1874年瓦尔拉斯在《纯政治经济学要义》中提出的 一般均衡理论是货币中性论的另一理论支柱。  根据一般均衡理论,经济本身是一个整体,任何一 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 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的供求和价格。由于假定 交换在完全竞争状态下进行,因此所有商品的供给 和需求将在一个统一的价格体系中同时趋于均衡。 如果某一商品出现超额供给,则其他商品必然出现 超额需求,并且这种暂时的不均衡将通过自发的价 格调整而迅速消除,即达到“市场出清”状态。 5 *  货币的出现不过是在已有的商品系列中增添了一个 特殊商品而已。这个特殊商品的“价格”——利息也 就成了整个价格体系中的一员。货币均衡的实现及 利率的决定过程,同任何其他商品的供求均衡及均 衡价格的决定过程是一样的。  这样,瓦尔拉就“使他的一般均衡体系在引进货币 后也不致产生扰乱”显而易见,在这一被许多西方 经济学家奉若神明的“完美”体系中,货币经济如同 实物经济一样,“货币其实是多余的”,它的存在既 不有助于也不有碍于经济的全面均衡,货币对经济 自然是中性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