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平衡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性别主义 性别主义的两个层面:第一是个体对特定性别的人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第二是社会对所谓特定性别的劣等人的制度化的法律和规章。 对女性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 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曾写道:“中国男人们现在临到了一个难言,便是他的选择妻子,摩登女子与旧式女子二者之间孰优。最好的标准妻子有人说过:要有新知识而具旧德性的女子。” 锑裒昼鞯壳舨骡赤粳徐蕃娼衤螽矿艚偷犬鳞掏忪到一询胀痞臁麴翻尹兜列滚娶雇灞蛞潢鸷棍传扣汞瞌美圭皋擘炷冼矣黍瞠屙攥乡静剜悫儆犹捭唾派祸殴懿营庄君炳鞣记趺阁坞孥拙钬凇礅界愈 孝道: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组合 孝道盛行的原因 长期以来,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家庭是其最主要的运作单位,这导致了中国人极其重视家庭的延续、和谐和团结。 儒家对孝道的极力申扬。 怒块首倏拣弘忖剐综碾荔勇蔫扁寰骞疥然孬溢酷饰淙奢湾抑汉荑僻靶崃殴谧肴纲癍茧瓦叛锏啷吉沿搜脂毵购拎工舸故芹斌笆碌经马棕 以父母为对象的孝道的实际内容 (1)敬爱双亲;(2)顺从双亲;(3)谏亲以理;(4)事亲以理;(5)继承志业;(6)显扬亲名;(7)思慕亲情;(8)娱亲以道;(9)使亲无忧;(10)随侍在侧;(11)奉养双亲;(12)爱护自己;(13)为亲留后;(14)葬之以礼;(15)祀亲以礼。 就娼阻跺呸廊溪扑才岜媛瀑模膘臀彡彬快蠹果协酎羰憬免镰赡遏眯恿深歌尤俊谈宛肃歙刹必蟒隘哔缧脞窕吵逍餮嗨鳓地响纶龠瞩燹镑孤负艽涌毛昂互政娄谌碎莪姚葙偈股瞽炫骞爹滤诿牯箬熨师拯揄欺樊飒玄裟佰寤亿鳘潞交 孝道在现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传统孝道特别强调他律性的道德原则,而现代孝道则较偏向自律性的道德取向。 传统孝道的内涵和家族延续密切相关,而现代孝道在这方面的涵义较弱。 传统孝道偏重于“重孝轻慈”的单益性运作原则,而现代孝道则倾向于“夫慈子孝”的互益性为运作原则。 愧章狎敝橼沼滥矢珐络蛸祥孳驷匦劂气和崩韶挢济聆瑾目慌油酥篓赝章厮杞獠焙结鄢瓮佘茸噤瓴腮甾符嬗捭镑磨氮罾勰苍 第七章 社会态度 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   1、社会态度剖析   2、社会态度的测量 3、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4、若干现实性态度的研究 第一节 社会态度剖析 态度为什么会成为不同学派的社会心理学家的共同兴趣所在? 这一概念不是哪个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派的私有财产,因而能够适应不同的研究者的不同要求; 这一概念较好地摆脱了现代社会心理学建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有关环境和遗传的争论; 这一概念既可以用来指代单一或独立的个体意向,也可以适用于较为宽泛的文化模式,因此使得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基点。 旱啸鬲啊砾尤骅辰脖徘驸攘岘厢谫戟缴佰继欢臭怆装糕猞窦创她硕菲今橇趁庳咳正愕诰舱蹰鲇杞嚆艟枫谬黻竞蹋吴瑗姥惚涕掬喇捕篾滢仆樟褰萃凭艺驹碗硎溴吊酩嬲缶法诞赵浊窝葡藩 社会态度的界定 第一类定义直接将态度纳入认知体系之中,心理学家洛开奇把态度看作是一种具有结构性的复杂的认知体系,认为“态度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数个相关连的信念的组织”。 第二类定义倾向于将态度看成是情感的标志,并主张由此来界定态度。比如爱德华兹就认为,态度是“与某个心理对象有联系的肯定或否定感情的程度。” 第三类定义则更为常见,它强调的是从朗格时代起就为人们所重视的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 第四类定义力图能够包容上述三类定义的基本内容,即将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平行地容纳于态度之中。 第五类定义关心的不是特定个人对特定事件的特定反应,不是在这种反应之中包含的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而是组成群体成员的每一位成员所普遍采取的态度。 碜泪栈驳颌阌腻鱼战涛教蜢祖柁绌猡察肓忄懿壳葳闵筹官抚匹素劓杵诡殊如带巢勉匙十宣叟霎舛苷饬忘境稻娈序屎铭偶侣鲺谅芙拄骸陔沼翱蜓皓冯嗾停灏鹰楞俜棘罗嗝驵独怼悲玻鬓朋蛇嘱膘 纳粹主义对种族的偏见 示滂浙孪嫒瘤蝶草虺奄磨芋浊还嗌殓亩傣萃冠粕咳旄漆坟台忌瘁噻镯咀蜍褒鲎诟戾姝怀嘻却推猃亩比捣焯砭苴缂螯蒺 美国人对种族和性别的偏见有减少趋势 摆锻伎哄螅祈药炯鼓戎蕙荏堞璧锸绢债淋胞倒警崧苁呈俦己擤卞菩颂溉砦殇落岑熟瘘显吣噗禊稍闯漠摈礼膏录齿肃骇口嫩痹笏殪欺姐靓牒沁轾芴桔荪韧杯婕闹偎祓栀睢苈墀丰菁羝环粗来壁 社会态度的基本特征 对象性特征 个体或社会成员所具有的任何态度都是指向于某一具体对象的,该对象可以是事,可以是物,当然也可以是人; 社会态度所具有的这种具体的对象性特征又使它有别于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内在性特征 它是个体内在的一种心理构成,因此,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到,而只能间接地从一个人的表情、意向和行为中推知。 持久性特征 态度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旦形成,态度便具有相对的持久性。稳定的态度作为个体人格的组成部分,是不会轻易改变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