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标准文案
PAGE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将研究所得到的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用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或者帮助美化生活,提高生活水平,这种趋势日益明显。
在居家生活中,做饭炒菜是必不可少的,火候掌握不好就会影响饭菜的味道。对于这个问题,也想到了通过所研究的科学技术来帮助解决。在工业中可以通过简单的系统设计来实现温度的显示和控制,同样在家用中也可以,而且不需要精度很高,这样在选择器件上就无需有过多的要求来增加成本,就增加了它的可实用性和经济性。
2007年,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推出了通过光传感器检测锅底温度的IH烹调炉“KZ-VSW33D”。在业内率先配备了通过来自锅底的红外线来检测温度的“光火力传感器”。可迅速检测出锅底由于食物下锅而引起的降温,从而保持高温。做中国菜时,即使掂芍炒菜也能迅速地再加热,因此不会使炒菜等水分过多。可进行自动调节防止锅底过热,因此不会烧焦食物,可降低做菜的失败率。
本次毕业设计拟定的题目就是从之前所叙述的起点出发,展开研究的。在充分收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回避松下专利技术,提出新的锅底温度检测技术方案。
本文所提出的炒锅锅底温度检测技术方案在上述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在锅沿的两个把手上各放置一个传感器,由于锅沿上的两个传感器是放置在对称的位置上的,理论上应是同一温度,所以即使当由于某些原因,使得锅放置的不够水平时,通过两个位置对称的传感器可以进行温度补偿或者减小随机误差等原因所带来的影响。由于不是直接测量锅底的温度,所以这次的课题最主要就是要构造一个从锅沿到锅底的温度场。根据物体在非稳态的环境下温度梯度的变化,在热传递过程中形成的温度场来计算温度值。构造出温度场后,将温度传感器AD590测量到的模拟值经由模数转换器ADC0809分时采集数据并转化得到数字值,再通过并口将数据输入到单片机中,通过单片机软件编程的方式来计算确定温度场中的各点温度,最后要将系统最终确定的锅底的温度显示出来,这可以通过LED七段数码管显示出来。显示可以通过单片机输出相应的数据来驱动七段数码管显示,而七段数码管对电流要求不大,直接与单片机相连就可以显示,并不需要驱动,十分方便而且节省成本。由于炒锅要求精度并不是十分高,只要在1℃左右就可以,同时炒锅的温度变化范围也不是很大,AD590-50℃到
设计的意义是(理论或实际):
(1)炒锅是居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所以炒锅锅底温度检测技术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方案,可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帮助人们控制好炒菜的火候,做出可口的饭菜。
(2)在国外,已经有一种通过测量锅底红外线的方法来测量锅底的温度,但是经济性并不是很高,虽然是专利技术,但毕竟成本降不下来。而本论文可以达到更低的成本,同时也符合要求。
(3)炒锅锅底温度检测技术方案,本文将不仅在论文中给出理论方案,而且将结合理论,给出一个实物模型来验证该方案的实际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2、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设计的基本任务是:
(1)完成锅沿和锅底之间温度场的计算关系;
(2)完成硬件电路设计;
(3)完成软件设计;
(4)完成系统制作,调试
(5)提交软硬件和全部资料;
主要技术方案是:
(1) 软件设计方案:利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来编写实现计算锅底温度的控制算法和显示温度功能的程序模块。
(2) 硬件设计方案:通过温度传感器来进行检测,模拟值送入到模数转换器,转化成数字信号后,通过并口送入单片机。再由单片机实现计算控制功能,并使七段数码管显示出锅底的温度,共同实现炒锅锅底温度检测技术。
3、进度安排
1. 准备阶段 (1—2周)
本阶段对大量相关资料或文献进行研究,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逐步找出自己可以选用的温度传感器,同时对热传递方面进行深入了解与学习。
2.完成研究阶段(3-9周)
本阶段已经在扎实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正式进入该课题的研究,在大概六周的时间内,完成规划方案的设计并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且由指导老师进行修正,不断改进自己研究,最终订出结果,设计出硬件电路模型,和相关软件程序。
3. 毕业报告形成阶段 (10-14周)
本阶段集中精力完成毕业报告,由指导老师修改完善,且根据学校要求,完成封面装订工作。
4. 毕业设计答辩阶段 (15周)
根据自己的毕业设计,以及学校的要求,完成与之对应的毕业设计答辩。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63883397 摘要 PAGEREF _Toc263883397 \h I
HYPERLINK \l _Toc2638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场馆服务规范》.doc VIP
- 交车12项标准流程话术.pdf VIP
- 2022年01月08878动漫产业概论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医学课件-PFNA内固定术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VIP
- 科研管理科研项目申报专员岗面试真题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2014预备党员考察表模板.doc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专题解读PPT家庭教育促进法PPT.ppt VIP
- 2025年3月29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及答案解析参考(海南_云南_广西_贵州_上海_江西_湖北_山西_黑龙江_宁夏_新疆_吉林_重庆_辽宁_青海_内蒙古_湖南_陕西_安徽).pdf VIP
- 高血压中西医治疗.ppt VIP
- 寺庙管护合同7篇.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