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pdf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 研究报告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二〇一三年一月     前 言 前 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地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由于城市的“聚集效应”,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城市病”日益严峻,成为城市 向前发展的阻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人口 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何突破城市发展瓶颈,探寻新的城市发 展之路,成为世界各地普遍关注的问题。 进入 21 世纪以来,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渗透到城市 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缓解城市矛盾提供了新思路。伴随着信息化和城市化的 日趋融合,“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并逐渐映入决策者的视野。 在我国,智慧城市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了 “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提出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智慧城市作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化、农业现代化交汇点,从技术应用、资源整合、管理服务提升等方面为“美丽 中国”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地区广泛开展了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评估工作, 其中不乏优秀案例。这其中,评估工作是引导智慧城市建设方向,检验建设效果 的重要手段。2012 年 10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委托中国软件评测中 心研究制定了《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并下发到各地的工业和 信息化主管部门,开展了广泛的意见征集活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凭借雄厚的研 发实力,剖析智慧城市的内涵、发展要素,创造性的提出了城市发展的 SMART 理论模型,为智慧城市的评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报告从研究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出发,透彻分析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评估现状以及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做了鞭 辟入里的解析,以期为我国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I    目 录 目 录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 1 一、城镇化的双面效应 1 (一)城镇化蕴含的重大机遇 1 (二)城镇化面临的严峻挑战 4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发展路径 6 (一)电子城市 7 (二)数字城市 7 (三)智能城市 8 (四)智慧城市 8 三、智慧城市与信息化、城镇化的关系 8 (一)智慧城市是国家鼓励支持的信息化发展新方向 8 (二)智慧城市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 9 (三)智慧城市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必然选择 11 第二章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现状研究 13 一、智慧社区论坛(ICF )评估 13 二、欧盟智慧城市评估 17 三、全球十大智慧城市排名 21 第三章 智慧城市评估模型研究 24 一、智慧城市的起源 24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 24 (一)智慧城市应具备一个良性循环的生理系统 25 (二)智慧城市要具备敏捷的思维、行为能力 25 三、智慧城市评估的理论模型 27 (一)SMART 模型的服务 28 (二)SMART 模型的管理与运营 29 (三)SMART 模型的应用平台 30 (四)SMART 模型的基础资源 32 (五)SMART 模型的关键技术 32 第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