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失业问题的微观分析与模型解释
一、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想就业而未能就业,处于与生产资料
相分离的状况(注:程建华: 《论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当代经
济研究》1990 年第 1 期。)。简单言之,失业是由于劳动力总供给
与总需求的暂时失衡造成的。我国长期以来劳动力大量积累,从而形
成了充足的劳动力总供给,于是因劳动力总量大于就业岗位而造成了
总量性失业。因此,要消除中国目前存在的失业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便
是设法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控制劳动力的供给。由于我国人口基数
过大,要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成本相对过高,因此,从我国的实际经济
和现实情况来看,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要靠社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
求,扩大或说创造就业机会。
创造就业机会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经济过程,实现劳动力与生
产资料结合的前提,是实现充分就业政治目标的关键所在。中国现实
状况下就业机会的创造究竟由哪些因素所决定?从逻辑上说,中国目
前就业机会的创造主要由如下三部分构成,首先是经济增长率水平的
高低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这部分就业机会的创造随着经济景气波动的
状况变化而增减。在市场经济中,当经济高涨时,社会总需求包括消
费需求、投资需求等比较旺盛,引致社会消费品、生产资料的生产规
模不断扩大,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反,当社会不景气时,
消费低靡,投资缩减,对整个社会生产的拉动乏力,造成企业出现局
部停工减产等情形,就业机会的增长量将至零甚至为负值。因此,经
济增长率的高低成为影响就业机会创造,进而缓解失业的一个主要因
素。
就业机会创造的第二个决定因素是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工时制。人力资
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作为生产力诸要素中唯一能动的
活要素,它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让人力资源在
劳动力市场中充分自由地流动,进行弹性工时的制度创新,将对经济
的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弹性工时亦称灵活工时或部分工时,是指在非常规工时制度的基础
上,根据企业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状况来灵活地安排职工的工作时间
的一种制度创新。在弹性工时制度安排下,并非采用全日工作时制,
而是实行部分就业模式,即劳动者自主、灵活地选择工作时间。这种
双向、弹性的就业选择模式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合
理、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本;另一方面,实行弹性工时制的劳动力市场,
职工并非全部工时就业,而是有选择有时段间隔就业,数量一定的就
业岗位就被分割为数倍于原岗位的量,从而能扩大就业岗位,对缓解
就业压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常,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大小用弹性
系数来表示,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中,部分工时
人员数与社会受雇人员数之比。
以上两个因素主要是针对扩大劳动力的需求,而作为一个模型的构
建,势必要考虑模型的全面性,即考虑函数随机扰动项的影响。如降
低劳动力的供给,减少对劳动力的制度需求,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人口基数以及年均净增劳动力数量过多,从而
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为此,控制劳动力供应,降低劳动力的供给,
也将减轻就业压力,如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强化教育体制改革,延
长教育年限,有效防止劳动力过早进入供给市场,适当降低妇女、老
人的社会劳动参与率等等,都不失为降低劳动力供给的有效措施。其
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与政府之间由于行政隶属关系,前者服
从后者充分就业的政治目标,而产生了超过技术和经济需求的额外需
求(注:符钢战:《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经济分析》,上海人民
出版社 1992 年版。)。这种对劳动力的制度需求虽能“立竿见影”
地创造就业机会,但它却极大地降低了劳动效率,影响了劳动者的工
作积极性,妨碍了经济的发展,反而于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充分就业
不益。因此,有效地减少对劳动力的制度需求,从一个侧面来看,也
将缓解严重的就业压力。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构建失业率决定模型,该模型主要由以下
两个变量决定:第一,经济增长率;第二,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
以及随机扰动项的制度因素。设失业率为Y ,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
为 X[ ,1],经济增长率为X[ ,2],随机扰动项的制度因素为ε,则
劳动力总供求失衡时的失业率模型为:
Y=A+ Αx[ ,1]+ Βx[ ,2]+ ε
按照这一模型,并参照下表的有关数据。
运用上述西方发达国家 90 年代的三组数据进行三元回归分析,得到
失业率决定模型:
Y[*]=17.334-0.378X[ ,1]-0.965X[,2]+ ε
F=26.3994 ,R[2]=0.868 ,AKJ-r[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盗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VIP
- 2025年版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 460115 智能光电制造技术.docx
- [美国时代周刊]Time2012-06-25.pdf VIP
- 中医医疗医院设备配置标准.pdf VIP
- 陕2023TJ 077《住宅厨房、卫生间装配式L型构件排气道系统图集》.pdf VIP
- (完整word版)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doc VIP
- 三+《品质》(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新课标下体育中考项目现状的分析与思考.docx VIP
- 新员工入职适应期的评估体系与职业发展建议.docx VIP
- 第三周(9月15日)国旗下讲话稿:勿忘国耻振兴中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