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寿三年级公民科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介寿三年级公民科试卷

臺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96學年度第 臺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96學年度第2學期第3次定期評量 自然理化科試卷 八年 班 號 姓名: 版本:南一 範圍:CH4、CH6 (P66~80、P122~147) ※本試卷答案卡科目代號為(23)劃記請注意 第一大題:實驗題組 實驗一:用鋁箔將一竹筷包裹,使一端密封,另一端留下空隙,然後置於燈焰上加熱,如右圖,請回答1-2題。 1.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此實驗稱為乾餾 (B)與蒸餾法都屬於化學變化 (C)剝除竹筷外的塑膠套時會黏在手上是因為摩擦產生靜電現象 (D)此實驗可知竹筷是有機化合物 2.本實驗產物有(甲)木炭(乙)一氧化碳(丙)二氧化碳(丁)甲烷(戊)氫氣(己)醋酸(庚)焦油,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只有氫氣不含碳元素 (B)只有氫氣是無機化合物 (C)可燃氣體包含乙、丁、戊 (D)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丁 實驗二:小如取細砂糖、麵粉及精鹽分別置於蒸發皿上加熱,上方並加蓋錶玻璃,如圖所示 3.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甲、乙兩個蒸發皿上的錶玻璃均有無色液滴凝結 (B)甲、乙兩蒸發皿上物質逐漸變成焦黑 (C)細砂糖、麵粉是有機化合物 (D)若將實驗改成加入濃硫酸,則甲、乙、丙皆會因脫水而變黑。 eq \o\ac(○ eq \o\ac(○,-) 4.本實驗的反應稱為(A)酯化 (B)皂化 (C)中和反應 (D)發酵反應 5.加濃硫酸的目的是(A)當作催化劑可增加反應速率 (B)檢驗水的存在 (C)使反應不要過於激烈 (D)增加產物的量 6.於試管中加入5毫升的水會呈現下列何種現象?(A)管內有大量氣泡生成 (B)管內有油狀物跑到下層 (C)管內有白色沉澱物 (D)有乙酸乙酯生成 7.該產物有哪些性質?(甲)密度比水大(乙)密度比水小(丙)難溶於水(丁)有水果香味(A)甲、丙、丁 (B)乙、丙、丁 (C)乙、丙 (D)乙、丁 實驗四:製造肥皂 8.請問製造肥皂需要下列哪些物品?(甲)鹽酸+椰子油(乙)氫氧化鈉+棉子油(丙)酒精(丁)濃硫酸(戊)飽和食鹽水(己)醋酸,(A)甲、丙、戊 (B)乙、丙、戊 (C)甲、戊、己 (D)乙、丙、己 【三-1】9.關於實驗過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酒精並未參與反應,其目的是便於油脂的混合與反應的進行 (B)加入飽和食鹽水目的是使甘油浮於上層與肥皂分離 (C)油脂可用去漬油取代 (D) 【三-1】 10.有關肥皂的敘述何者正確?(A)肥皂水溶液呈酸性 (B)肥皂主要成分為脂肪酸 (C)與清潔劑的去污原理不同 (D)難以在硬水中發揮功能 實驗五:摩擦起電與感應起電 11.小琪未知A、B、C、D四個塑膠球,是否帶電?又電性如何?故取一用毛皮摩擦過的塑膠尺(帶負電)去實驗之,並檢驗兩球間之靜電力,結果紀錄如下圖,由圖可知(A)B、C可能帶負電 (B)A、D可能不帶電 (C)B、C可能不帶電 (D)A、B帶同種電 12.關於毛皮與塑膠尺帶電之成因,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因為電子由毛皮轉移至塑膠尺 (B)所以兩者所帶的電量相同 (C)兩者所帶的電性相反 (D)產生的負電可在塑膠尺內自由移動 13.下列各圖分別為金屬導體起電過程中的四個動作,請選出正確的先後順序?(+代表原子核,-代表電子,金屬塊原來呈電中性)(A)乙→丁→甲→丙 (B)丁→甲→丙→乙 (C)乙→甲→丙→丁 (D)乙→丙→甲→丁 14.承上題,關於此種起電方式的敘述何者正確? (A)步驟甲只出現於導體,絕緣體並不會發生此感應現象 (B)起電後,帶正電之帶電體電量減少 (C)起電後,金屬導體亦帶正電但其電量少於帶電體 (D)若帶電體與金屬導體距離愈近,感應之電量亦愈多 15.關於步驟丙的敘述何者正確?(A)此步驟稱為靜電感應 (B)若改以手觸碰右邊其結果亦同 (C)手觸碰完畢後先移開帶正電之帶電體再移開手 (D)以手觸碰時負電荷由物體流向地球 16.右圖中的棒子都帶正電,A、B金屬球原先皆為電中性,經過圖中程序後結果為何?(A)A為接觸起電,B為感應起電 (B)A帶正電,因棒子上的正電荷移轉 (C)兩金屬球因為磁力會互相吸引 (D)B帶正電,因B球上的負電荷移轉至棒子上 介壽 八年級自然理化科試卷實驗六 介壽 八年級自然理化科試卷 17.如果將乾電池、導線及小燈泡連接如下圖,則 (A)甲丙不會亮,因為不是封閉的迴路 (B)乙丁會亮,因電路是封閉的迴路 (C)乙丁不會亮,因為斷路 (D)甲乙丙丁皆為封閉迴路 18.電路裝置如右圖,甲燈泡的電阻為乙的2倍,在開關未接通前,總電流為0.2安培,則開關接通後,總電流為多少安培?(A)0.1 (B)0.2 (C)0.3 (D)0.4 實驗七:電壓與電流的關係實驗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