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全球环境基金(GEF)赠款“黄淮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项目 GEF项目试点区适应性计划 项目具体目标 使领导者适应性意识增强; 专家参与,开展专题研究,加强培训,普及适应性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 加强和完善水利工程、农艺管理等措施,提高农业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选用适应气候变化趋势的作物新品种、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 进行农艺节水、新型农业保水剂和水肥耦合技术,开展试验示范,获得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 试点区选择标准和试点区的确定 安徽省GEF项目区选定的标准: 区域代表性 安徽省世行加灌农业三期项目区涉及4市16个县(市),分别属于沿淮淮北和江淮分水岭地区。农业灌溉类型和种植结构具有该地区的高度代表性。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两县历年气象灾害频繁,尤其降水灾害年际变化显著,几乎三年一大灾,年年小灾不断,是气候变化最为脆弱的区域之一,具有典型意义; 当地气象、水文观测资料较为齐全可提供研究分析参考; 地方领导对本项目具有较高的积极性 按灌区、流域、行政区划集中连片安排 世行加灌三期项目中气候变化适应性措施存在的缺陷和优化 世行三期项目通过水利工程、生态农艺、农业管理等措施,积极适应气候的变化,在提高水资源、土资源的利用率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但是,所采取措施都是局部的、被动的,没有上升到全球环境的高度主动开展适应性工作,存在着局限性与缺陷 优化措施 (1)强化适应气候变化意识,延伸技术培训的内涵。提高项目区管理层、技术人员、农民对适应气候变化的认识,提高对适应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理解及项目建设水平。 (2) 优化节水灌溉工程。全球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是极端气候灾害频率增加,项目区2003—2007间三年遭受洪涝灾害,在排涝工程方面提高排水沟的建设标准,健全大、中、小沟和田头沟、田间墒沟相配套的排水体系。除发挥现有的水库、塘坝、机井的灌溉作用,利用荒坡开挖蓄水塘,在大沟口建蓄水闸、滚水坝,拦蓄部分洪水,提高地表水的利用率,改善田间水气循环,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3) 优化土壤改良建设,世行三期土壤改良在推广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购置的大型拖拉机,动员农民在项目实施期间,普遍深翻、深松土地,提高土壤保水、保墒能力。 (4) 更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内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趋利避害利用光、热资源,有利于优质农作物生长。重点推广适应气候变化的抗旱、抗高温、抗病虫害的抗逆性优质品种,推广皖稻68、推广Ⅲ优98,小麦推广皖麦48,旱作区小麦推广烟农19。在新技术推广上,水稻增加推广浅湿灌溉技术。小麦增加推广“三深一精”(深耕、深松、深施化肥、精量播种)技术。 世行加灌三期项目中气候变化适应性优化措施 根据中科院评估报告中适应措施建议 针对黄淮海地区全区1. 强化和优化现行措施,逐步实现现有水资源的最佳利用 提高大气降水的直接利用效率; 发展多水源的联合调度和调控技术与管理措施,提高水资源总体利用效率 ;发展替代性水资源 ;减少非生产性的和其它不合理的农业水资源消耗 2.发展气候灾害预警系统,建立针对气候灾害的应对预案 3.重视增温对于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种植结构布局的影响 4.发展监测和评估,实现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动态管理 5.在国家粮食安全的全局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针对黄淮平原区1.开发可能的替代性水资源,如废污水 2.发展排灌结合的技术和工程,在保证农业用水的同时,防止土壤退化,特别是次生盐碱化 3.针对对旱灾准备不足的情况,适当规划井灌,进一步加强防范和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 4.根据气候变化趋势,适当地动态调整小麦-水稻、小麦-油菜及其它农作物地各自种植面积和它们之间的比例 推广新技术。适应气候变化,为应对大气CO2浓度增加,实行合理密植,达到抗倒伏和不分蘖过多的农艺措施;针对连续暖冬现象,对过冬作物选择合适播种期有利抗寒 暖冬小麦播种过早,播种量过大导致拔节后倒伏 水稻开花期花药开裂后遇到高温,高于35℃时丧失受精能力、形成大量空粒白壳,结实率下降10~72.6%,称“花而不实” 加大农民专业协会力度。建立农民用水协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和组织化程度 油菜使用保水剂和加硫复合肥推广示范现场 温室大棚建设 改变原有的农业生产结构,将农业生产向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转移。温室大棚作物的生产具备不间断性,且生产条件受外界环境干扰小,因此可以获得更稳定、更高的经济效益。 农民参与的内容与方式 增强农民适应气候变化的理念。编印通俗易懂宣传材料,印发到项目区每一农户和区外部分村,使适应气候变化的理念在农民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