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及意义
答案 (1)“心事”具体指:想家,想与家人团聚, 安享天伦之乐;厌倦仕途与奔波,希望归隐田园。 写“心事”的手法:①用去年团圆的欢乐与今年分 离的痛苦作对比写“心事”,②用“两鬓秋霜细有 华”“儿女团圆夜煮茶”的细节来描写“心事”。 (2)①动静结合。“山”“水”“霞”“林”是静 景,“归鸦”是动景。②通过写黄昏明丽的景物来 渲染气氛。③写景由远及近。 1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海旅次 曹 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这首诗抓住了哪些事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感情?(★) (2)金圣叹称赞首联两句“忽然快翻‘远望当 归’旧语,成此崭新妙起”(《圣叹批唐诗》 甲集),请说说“妙”在何处。 答案 (1)描写故园来书、早角吹霜、残潮荡月 (或登高、家书、戍角、残潮、月光)在作者心 中激起的反响,来表现他羁留南海的万缕归思 (乡思)。 (2)一般写思乡多写登高远望,而作者却说“忆 归休上”,以免引起归思泛滥,不易裁断。如此 翻新的写法,脱出窠臼,把归思表现得十分婉曲 深沉。 技法总结 一、如何正确把握形象 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 料,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 的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吟咏物象的诗更 须关注诗人的生平经历。 其次,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对于人物形象来 说,分析描写出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关 注反映心情的词语;分析描写出的人物所处环境 (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分析诗 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对于物象来说,分析诗 中描写叙述了物体的哪些方面,描写用语及评价用 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作者创作背景进行理性的、有 关人的品质或理想的深层分析。鉴赏问题可以仁者 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自圆其说,在高考评卷过 程中也考虑给分,但注意理解的基础毕竟是诗歌 本身。 二、思路剖析 1.考查形象方面 一般提问: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变式提问:有人认为塑造了这样的形象,有人认为塑造了那样的形象,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步骤:(1)谈出个人观点概括形象特点。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形象的典型性或代 表意义。(4)对表现主题和作者情感的作用。 答题套路:这首诗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 这可以从( )句中看出,这句通过对( )的描 写展示出来;(这个形象)是( )的代表,在 (他)身上集中体现了( )的社会现实,传达出诗人( )的情感。 2.考查意境方面 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的画面。(2)概括氛围特点。(准确)(3)分析思想感情。(具体) 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返回 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 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3)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 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 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深远,启迪了 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如三国刘桢《赠从弟》: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唐代李白《赠书侍 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 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 直的人。 (4)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 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 喜爱和称颂。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 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 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 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5)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 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姜夔《扬州慢》:“予怀怆 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 离》之悲也。” (6)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 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 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芙蓉楼送 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爱情类(用以表达恋爱、相思之情) (1)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 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 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 相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