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一、辩论的含义
二、辩论的功能
1、有助于认识真理
2、沟通人际关系
3、培养竞争观念
4、促进民主意识
5、有利于社会改革
三、辩论角色的一般特征
(一)强烈的对立性:1、辩论的角色在观点、主张上的相互分歧;2、随着辩论的深入,对立的焦点也会发生变化;3、在辩论的不同阶段,焦点也会相应的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转变,或由浅层转入深层,或由此部分转入彼部分。
(二)鲜明的攻守性:
(三)明显的策略性:
(四) 突出的临场性(应变能力):
四、辩论角色的必备能力
(一)正确认识的能力,一是直接认识,二是间接认识。
(二)严密论证的能力
(三)敏捷思维的能力
(四)猛烈攻击的能力
1、善于捕捉战机
2、善于攻其要害
3、语言犀利
(五)深刻感染的能力,主要体现在:
1、思想的感染
2、谋略的感染
3、语言的感染
4、情的感染
五、辩论论点的要求
1、明确定义,弄清概念。
2、优选角度。
3、概括适当。
4、合乎事理。
5、谨防茅矛盾。
6、语无歧意。
六、辩论技巧
(一)举事证理
(二)征引证理
1、诠释性征理
2、归纳征引
3、演绎征引
(三)托物喻理
(四)比较论理
(五)多方议论
(六)反证立论
(七)迂回说理
(八)直接破的
(九)斧的抽薪
(十)破推不出
1、论据跟论点无关
2、论据不足
3、以人为据
Mxy1965168@163.com
123456789
1991年3月被告人李云与本校干训班学院庄某(男,已有妻、女)结识,两人多次发生性关系,后此事件暴露,学校对庄某做出开除处分。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李云与学校、同学、老师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产生仇恨心理,并决意报复。从1992年3月李云及着手作案准备,先是偷、骗买了数把刀子和硫酸等,均因故未予使用,后于1992年5月被告人李云用自己伪造的“河南省肿瘤医院”介绍信,先后3次从药店购买700克砒霜。同年6月18日凌晨,被告人李云携带砒霜、钳子、小手电灯等作案工具,翻窗跳入河南省财务税务专科学校第二食堂工作间,将砒霜分别倒入搅拌机的发酵面团里、案板上的两半袋面粉里、面条机箱的干面里,并用手搅拌。当日上午,二食堂工作人员将混有砒霜的面粉、发酵面团做成面条、馒头、花卷糖包等食品,中午在二食堂就餐的人员食用后,造成700余人砒霜中毒住院治疗,其中180余人的肝、肾、心脏及神经出现并发症。经抢救大多数中毒人员脱险,只有一人重伤。为抢救中毒人员国家共花去医疗等费用85万余元。
郑州市人民检察院1992年7月24日根据刑法第106条和刑事诉讼法法第100条之规定,以李云犯有投毒罪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44年2月25日作出(1992)郑刑初字第124号刑事判决书,对被告人李云不服上诉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笔者接受上诉人李云的委托,担任其第二审辩护人。通过阅卷,6次会见上诉人李云,深入学校向师生们了解情况,走访有关单位,并与公安、检察、审判机关承办人交换意见,使我们对李云投毒案,有了全面了解,同时也发现了本案的难点:主要是投案发生之后,轰动全国,影响到国外,特别是由于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和客观上中毒人数之多、之广的影响,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形成了一种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氛围,因而无形地给辩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就是本案的难点。
辩护意见
辩护人员在全面了解掌握案情的基础上,根据事实与法律向法庭提出以下辩护意见:
(一)先从上诉人李云投毒犯罪发展的全过程,及其作案的原因剖析入手,认真分析庭的、社会的、学校的等等因素,以及李云与庄某事件的暴露后学校方面处理问题的态度,一直使矛盾激化,发展到上诉人李云产生怨恨投毒的报复心理,走上了投毒犯罪的道路。
(二)一审判处李云死刑,适用法律不当,阐述了刑法106条规定适用三种刑罚方法,联系本案实际结果只有重伤一人等;(三)从李云被捕后一直认罪态度较好,有愿意悔罪的表现,为此建议二审法庭对上诉人李云的犯罪,应从综合考虑其客观因素,以及只有重伤一人的后果,特别是应念其年轻,是一个尚未踏入社会的女青年。请二审在对云量刑时,给予从轻判处(二审未庭)。
1994年2月25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1992)郑刑初字第124号刑事判决书,对被告人李云作出了判决。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李云将砒霜投入河南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第二食堂的面粉、发酵面团内造成700余人中毒,其中一人重伤,国家损失85万余元的犯罪事实。对辩护人认为李云犯罪有一定前因,要求对李云从轻处罚的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判处被告人李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被告人李云不服,上诉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1994年8月4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1994)豫刑一终第213号判决。
终审判决查明的事实与一审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吴英案件档 (3).doc
- 音乐名家代表曲.doc
- 张蕴的学年论文.doc
- 郑州轻工业学院07109.doc
- 当代国际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试题.doc
- 电子科技大学机房管理设计.doc
- 对国家豁免的规范审视与理论反思.doc
- 构建环境合同制度.doc
- 黑格尔政治思想和康德的国际政治思想.doc
- 简易频率计的设计.doc
- 物理(云南卷)(考试版A4) .docx
- 广州花都区2024-2025学年牛津深圳版七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模拟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广州花都区2024-2025学年牛津深圳版八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模拟练习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物理(云南卷)(考试版A4).docx
- 广州天河区2024-2025学年牛津深圳版八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模拟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七十二中学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docx
- 坐标测量机试题及答案.docx
- 地形数字测绘试题及答案.docx
- 地铁服务试题库及答案.docx
- 花店与茶馆合作合同.docx
文档评论(0)